圖為掛村民警深入偏遠鄉(xiāng)村排查民情!⊥鯑|明 攝
寧德5月14日電 上午8時許,蒙蒙細雨中,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公安局國保大隊大隊長陸繼祖協同棠口鎮(zhèn)派出所民警關應,駕駛警車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行駛30分鐘后,抵達棠口鎮(zhèn)旺坑村。
“今天來,是上門為一名93歲老人辦理二代身份證,并走村入戶排查民情!标懤^祖對記者說。

旺坑村距離棠口鎮(zhèn)區(qū)21公里,是該鎮(zhèn)距離最遠的行政村,全村195戶761人,常住人口86人。因大量年輕人外出,在村里的多是中老年人。
現年93歲的張賢極,因身體原因行動不便,從去年開始臥床,加之家離鎮(zhèn)區(qū)遠,一直未辦理二代身份證。陸繼祖稱,在近日開展的“一村一警種”活動中,走訪發(fā)現張賢極老人的情況后,他將情況反饋給棠口派出所,并協同所民警主動上門服務,解決民眾實際困難。

在與村民嘮嘮家常后,陸繼祖和關應來到張賢極老人的床前,為其拍照、錄入個人信息,以用于辦理二代身份證;并在“一村一警種”工作筆記中,一一記錄其家庭成員情況、意見訴求等信息。
“身份證制作完成后,再送證上門。”陸繼祖說,以“一村一警種”活動為載體,通過走村入戶的形式,和村民近距離接觸,可以更好地對接農村警務工作,面對面收集群眾訴求,幫助解決問題或就地化解矛盾。
地處屏南縣中部偏東的棠口鎮(zhèn),下轄17個行政村。該鎮(zhèn)系屏南縣“兩鎮(zhèn)同城”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區(qū)域,轄區(qū)有衢寧鐵路屏南站火車站、稀土開發(fā)公司、重點項目建設工地等,企業(yè)多、項目多、流動人口多。

為提高鄉(xiāng)村社會治理能力、筑牢鄉(xiāng)村治安防控基礎,今年4月27日,屏南縣公安局創(chuàng)新開展“一村一警種”活動,探索形成“派出所吹哨、警種報到”“無條件,有時限”的基層治理新模式,并率先在棠口鎮(zhèn)進行試點。
活動中,由屏南縣公安局局屬機關警種部門,分別聯系支援棠口鎮(zhèn)17個行政村,警種(科室)負責人為掛點村負責人,入村民警履行治安防控“聯動員”、人口管理“數據員”、安全防范“宣傳員”、服務群眾“調解員”、信息收集“情報員”五大職責,深入延伸警務工作觸角,實現支援警種和派出所“1+1=N”的農村警務社會治理成效。

屏南縣政府副縣長、公安局局長黃文挺表示,活動旨在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推動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傾,探索創(chuàng)新基層治理新模式,打造“一村一警種”的“楓橋經驗”棠口樣板,助推全縣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在開展“一村一警種”活動中,黃文挺收到了一封來自棠口鎮(zhèn)棠口村村民周某某的求助信,F年66歲的周某某,自身患腦血栓,妻子患癌,長子2019年病逝、僅留一名6歲的孫女,次子又于2008年失聯,希望警方幫助查找。
在接到求助信后,黃文挺立即帶領民警赴棠口村上門了解具體情況,以及周某某家庭存在的生活困難等。隨即,在刑偵、網安部門的技術支持下,棠口派出所所長林長守帶領1名民警、1名當地村干部,趕赴廣東東莞查找周某某次子。

黃文挺說,經過3天的搜尋,雖然沒有找到周某某次子,但已獲得一些線索,下一步將竭盡全力繼續(xù)查找。
近年來,以電信網絡詐騙居多的網絡犯罪迅速發(fā)展,詐騙手段不斷翻新。特別是,隨著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很多留守農村的都是老人、婦女、兒童,識別能力差,一些詐騙分子逐步將目光瞄向了農村。
在棠口鎮(zhèn)漈頭村的漈水長廊上,屏南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鄭艷正聯同棠口派出所民警開展反詐宣傳,通過發(fā)放宣傳單、分享案例、現場講解等形式,向村民宣傳反詐、防詐知識,并積極引導村民掃碼注冊“金鐘罩”反詐騙預警系統(tǒng),了解其功能使用方法。

連續(xù)5天,支援漈頭村的鄭艷走訪了156戶102人,記錄有村民家庭成員信息、矛盾糾紛、民情民意等各類信息的臺賬有厚厚一疊。鄭艷說,“一村一警種”活動拉近了警民之間的距離,提高了見警率;同時作為一名青年民警,也是鍛煉自己做群眾工作能力的一次好機會。
漈頭村村民委員會主任張乾升稱,民警挨家挨戶走訪,協助解決困難、調解糾紛,這是為民辦實事的舉措;改變傳統(tǒng)的貼海報宣傳,民警逐戶走訪、分享詐騙案件類型、詳細普及反詐和防詐知識,也極大地提高了村民的防詐騙意識。
截至5月12日,屏南縣公安局機關各警種共走訪1519人,為民眾辦實事13起,推廣注冊“金鐘罩”597人,受保護616人,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550人,發(fā)放宣傳材料2618份,收集意見、建議4條。

黃文挺表示,將以循序漸進的工作方法,在棠口鎮(zhèn)先行先試,并以創(chuàng)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為載體,計劃今年內往熙嶺鄉(xiāng)、長橋鎮(zhèn)、壽山鄉(xiāng)輻射,爭取明年完成全縣人口基礎工作全覆蓋,在運行中積累經驗后適時實現在全縣推廣“棠口樣板”,創(chuàng)建和諧屏南。
(記者 呂巧琴 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