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每一個小生命,都是動力與鼓勵”——記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東院產科黨支部

2021-05-28 11:45:18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楊蕊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現在回望去年那段至暗時刻,我們已經從容很多了!蔽錆h大學人民醫(yī)院東院產科黨支部書記、主任魏敏說。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東院成為新冠肺炎孕產婦定點醫(yī)院。產科醫(yī)護被劃分到八、九兩個病區(qū),八病區(qū)后來又轉入危重癥患者。在收治病人前的一次黨支部擴大會議上,魏敏囑咐團隊:一個也不能掉隊,我們是一支永不言退的先鋒隊!

從2020年1月30日到5月16日恢復正常診療秩序的96天里,武大人民醫(yī)院東院產科累計收治新冠肺炎孕產婦56人,完成三級防護下剖宮產手術23臺,實現了“孕產婦零死亡、新生兒零感染、醫(yī)護人員零感染”。

在這支38人的特別戰(zhàn)隊里,有11個醫(yī)生,1個委培生,26名護士,平均年齡只有30歲出頭?挂咧,黨員干部先上,黨員上,群眾再上。群眾在黨員的帶領下有17人寫了入黨申請書。

魏敏說,穿上白大褂,就是醫(yī)生,就是護士,就必須勇往直前。

產科全員開展感控培訓,從理論到實操,必須人人過關。同時,制定了紅區(qū)(污染區(qū))、緩沖區(qū)、清潔區(qū)之間的出入規(guī)程,嚴格落實防護裝備的穿脫、人員的洗消。還有專門的感控員從頭到尾監(jiān)督。

東院臨產室病區(qū)護士長徐曉宇回憶,2020年1月30日上午,病區(qū)布局基本完成,護士們正加緊整理病區(qū)環(huán)境。當天下午三四點鐘,病人就開始過來了。

發(fā)熱、見紅、胎心不好……東院九病區(qū)接收了第一位感染新冠肺炎的孕產婦。防護服、口罩、手套、護目鏡、隔離面罩一穿戴,視野和手的靈敏度大打折扣,手術難度直線飆升,手術時間成倍拉長。

因為是第一個,那位患者的救治流程耗時很長。但婦產科醫(yī)生李雋清晰地記得,當晚8點36分,一個寶寶清亮的啼哭,給整個病區(qū)帶來了新的希望。

“23臺手術,23個小生命。每一個小生命,都是動力與鼓勵!崩铍h動情地說。

還有一次剖宮產手術,因為防護服的緣故,無法用聽診器清晰聽到新生兒的心跳,魏敏脫了兩層手套,只隔著一層手套去感知嬰兒的心跳。

以往在產科,孕產婦大都是3~7天就出院了,住院期間還有家人的照料。而在疫情中,救治周期大大延長,孕產婦更要忍受與新生兒分開隔離的牽掛之苦。此時,產科病房的護士們從醫(yī)療護理,到生活護理、情緒疏導,再到清潔消毒,身兼送餐員、修理工、搬運工、保潔員,就像親人一樣守護著孕產婦。

東院產科、臨產室護士長周紅梅說,2020年,護士在給一位孕產婦喂飯時,勸她好好吃飯,令患者特別感動;颊哒f,等她恢復了,一定要再來東院看看。今年5月12日護士節(jié),那位女士真的來了,還送來了一面錦旗。

今年,魏敏和同事被邀請到一位年輕媽媽家里,去參加寶寶的周歲禮!翱吹綄殞氶L得那么可愛,感覺我們當時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魏敏感慨不已。

魏敏說,戰(zhàn)疫大考錘煉了整個團隊,讓大家無論是在心理上、醫(yī)術上都收獲了成長。

2020年5月16日,武大人民醫(yī)院東院產科開始逐步恢復正常的診療秩序。鑒于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東院將產科急救前移,在急診科設立了緩沖病房。因為孕產婦大都是急診,往往來不及查驗核酸,只能在防護之下先進行手術。5月20日,魏敏團隊就在緩沖病房進行了一臺手術。

“哪天不再需要急診科里的分娩手術緩沖病房,那就是最開心的事了,希望那天早點到來!蔽好粽f。

記者 夏靜 張銳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鑫源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