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上海:開辟黨史學習教育的全城教室

2021-06-12 15:46:54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田雙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行走在上海黃陂南路、馬當路一帶,中共一大紀念館、中國共產黨發(fā)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又新印刷所舊址、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周公館)等14處紅色點位,正被串聯(lián)成一條7.1公里長的“紅色經典步道”。圍繞“一大”會址,一座“紅色露天博物館”正在構建。漫步其間,百年前的年輕身影和動人故事,越過斑駁的圖片和文字抵達眼前。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fā)地,是黨成立后黨中央機關長期駐扎地、社會主義建設重要基地、改革開放前沿陣地,蘊含著豐富的紅色資源,承載著閃亮的紅色記憶。將紅色資源串珠成鏈、編織成網,上海正在開辟黨史學習教育的城市教室,創(chuàng)造更多“青年化”的教育形式,將紅色基因更好地傳承下去。

讓舊址遺跡成為黨史教室:觸摸紅色記憶里的動人故事

緊挨著上海自然博物館,有一條安靜的小路叫大田路,小路盡頭藏著一座石庫門建筑。這里見證了中共中央軍委機關1928年至1929年間在滬斗爭的崢嶸歲月,見證了周恩來等革命元勛的光輝事跡,也是楊殷、彭湃等烈士的被捕地。5月10日,歷時3年籌建,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在這里正式開館。一堂沉浸式的情景黨課,以誦讀烈士家書的方式,觸動著在場每一個人。

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1日前,上海將完成“一館五址”等重要場館及舊址的建設修繕改造。“一館”即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6月3日已全新開館,“偉大的開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歷史陳列”展覽一同揭幕!拔逯贰奔5處重要革命舊址,包括中國共產黨發(fā)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1928—1931年)舊址、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閱文處)舊址、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

讓歷史來訴說,是最有說服力的傳播。上海開展的新一輪紅色資源摸底,梳理出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前上海612處紅色遺址、舊址、紀念設施和場所。這些紅色資源都是重大黨史事件發(fā)生地、重要黨史人物活動地,或是相關紅色資源的保管地和展示地,每一處都是最具感染力的黨史教室,都可以講出鮮活的故事。

“目前,上海市區(qū)各部門聯(lián)手,對沒有標識的重要遺址和舊址開展樹碑、掛牌工作。希望通過進一步保護利用,讓這些紅色黨史教室閃亮起來,成為黨員干部們重溫初心、牢記使命的瞻仰參觀地!敝泄采虾J形N、宣傳部部長周慧琳介紹。目前,首批48處遺址舊址紀念標識設置工作已基本完成。6月10日,《上海紅色文化地圖(2021版)》首發(fā);在“學習強國”推出的上海市紅色文化資源信息應用平臺“紅途”近期將正式上線;《上海市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條例》將于7月1日起施行,通過加強法治保障,更好保護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

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把有深度的故事講得有溫度

“建黨時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貴、每個情景都耐人尋味!

1920年8月,上海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成裕里12號,一家名為“又新印刷所”的小印刷廠里,由陳望道翻譯的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問世。如今,《共產黨宣言》成為我國印數(shù)最多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文單行本,有“紅色中華第一書”之稱。

5月20日,《共產黨宣言》首版中文全譯本的仿真影印本在滬首發(fā),影印本據(jù)上海圖書館藏陳望道譯本第一版、第二版印制,真實再現(xiàn)了這部珍貴文獻的歷史原貌。和仿真影印本一同出版的還有由復旦大學檔案館編寫的“學習筆記”,簡潔曉暢地向讀者介紹各語種《共產黨宣言》的早期出版情況和收藏故事,并輔以珍貴的檔案圖片。這是《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陳望道舊居)挖掘利用檔案、發(fā)揮公眾宣教功能的成果之一。以“筆記”這種鮮活的形式,嘗試把有深度的故事講得有溫度,讓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的筆頭之間,體悟紅色價值。

讓紅色文物活起來。2021年,上海從紀念場館、檔案館等館藏中,精選出民主革命時期的160余份可移動文物和70余份檔案文獻,將與612處紅色地標一起,作為上海市首批紅色資源名錄,于建黨百年之際向社會公布。這些珍貴的文物、檔案,每一件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每一件都承載著我們黨在弱小中逐步發(fā)展壯大、在腥風血雨中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厚重歷史。

如何以更豐富、更多元、更創(chuàng)新的全媒體傳播形式,線上線下聯(lián)動,研究開發(fā)新型文化產品,充分反映文物檔案背后的黨史內涵和精神財富,讓教材活起來?浦東新區(qū)推出“百年黨史路,奮斗新征程”黨史學習教育巴士課堂,將中共一大紀念館、陳毅廣場、陸家嘴等浦江兩岸紅色地標有機串聯(lián)起來,打造出一堂跨越浦江兩岸、貫穿百年歷史的精品課;普陀區(qū)推出“蘇河水岸”微旅行線路,人們徜徉在蘇州河兩岸豐富的文化遺產中,在顧正紅紀念館等昔日工人運動的印記中,尋訪“赤色滬西”,感受新時代的蘇河美景。

讓英烈模范成為黨史教師:把有精神的故事講得更精彩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一大代表平均年齡只有28歲。黨的歷史對年輕人有著天然吸引力,黨的事業(yè)對年輕人有著強大感召力。

“左聯(lián)五烈士”的故事,穿過龍華的桃花,在上海文藝界和青年學子中回響。這群不到30歲的文學青年,為革命獻出生命,他們的友誼、愛情、價值觀、革命和文學交織成一段不能忘卻的記憶。上海戲劇學院以此為題材創(chuàng)排話劇《前哨》,組建起一支年輕的創(chuàng)作團隊,會集諸多上戲校友,每個人都抱著對這段紅色記憶的崇敬之心全情投入。由上海文慧滬劇團出品的大型原創(chuàng)滬劇《早春》,則用上海的聲音帶來富有青春氣息的紅色表達,引發(fā)當代觀眾的共鳴。

“感動了一整晚!”首部聚焦中共二大的非虛構戲劇《輔德里》在靜安大寧劇院首演當晚,年輕的觀眾被臺上90后學子的演繹深深感染。青年編劇吳冰感慨:“我們一度考慮過虛構,但是在過程中發(fā)現(xiàn),無論我們怎么去創(chuàng)作、去虛構,都不如真實的歷史來得更為感人!弊罱K,劇組決定做歷史的收集者。

經由對文獻史料的細心收集,借助文藝創(chuàng)作、主題展演、系列宣講等載體,英烈模范從歷史深處走來,成為黨史學習教育最好的教師。他們忠誠信仰、披荊斬棘的奮斗故事,無私無畏、甘于奉獻的家國情懷,引領人們飽含深情地去講述,去傾聽。

青年人講黨史也活躍在各大網絡平臺,B站上一堂名為“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的主題團課,由一位青年UP主領學,吸引了全國4800萬青年參與,當天的微博話題閱讀量就達6.9億。更多青年化的教育形式正在被創(chuàng)造出來。針對青年人對參與、沉浸、互動等學習方式的偏好,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上海設計了一系列紅色線路,策劃推出“行走黨課”“騎行黨課”“情景黨課”等,通過身臨其境的尋訪、打卡,使很多紅色景點成為青少年心中的網紅地標。

周慧琳說:“我們希望匯聚各方力量進一步挖掘紅色資源里的故事、故事里的細節(jié)、細節(jié)里的精神,把有深度的故事講得有溫度,讓紅色傳人、先進模范、黨員志愿者、青少年都來加入講故事、演故事行列,引導人們銘記革命先輩的奮斗犧牲和崇高風范,讓流淌在上海城市血脈中的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 記者 顏維琦 曹繼軍)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