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勞模工匠故事】高塔之上守匠心

2022-03-31 14:50:20 來源:安徽新聞網-安徽日報    編輯:楊蕊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月28日,記者走進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滁州供電公司“安徽省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見到馬艷的時候,她正帶領團隊研究“智能站光纖自匹配測檢儀”成果轉化,并教授新收的徒弟有關繼電保護和變電運檢等方面的技能。

“今年有兩個創(chuàng)新項目以及培訓類‘變電設備運檢培訓教材開發(fā)’項目已立項。最近幾年,我把主要精力放在技術創(chuàng)新和人才培養(yǎng)方面,希望工匠精神的種子在更多年輕人身上‘生根發(fā)芽’!瘪R艷說。

1990年,學習發(fā)配電專業(yè)的馬艷大學畢業(yè)后回到滁州,在供電檢修最前線扎根,從此便與被喻為電網“中樞神經”的繼電保護結下了不解之緣,至今已32年。

2005年,滁州電網第一座超高壓500千伏清流變電站開始建設,面對全新的技術設備和英文版說明書,馬艷不等不靠,整整4個月吃住在工地,帶領一班人白天進行二次設備調試,晚上挑燈看圖紙、查資料、寫規(guī)程,不僅高質量完成了設備調試,還發(fā)現并解決了4處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實現了零缺陷投運,保障了“西電東送”通道的順利貫通。

2008年冰雪災害,滁州市多處供電設備發(fā)生故障,馬艷冒著風雪用14個小時趕到100公里之外的變電站,連夜開展設備搶修調試。處理好故障后,她顧不上休息又趕往下一個故障現場搶修。

2010年12月,馬艷克服時間緊、工作量大的困難,全力保障省內第一個風電項目落戶滁州電網,開啟新能源在滁州地區(qū)的應用。2019年7月,110千伏珠江輸變電工程項目啟動,她加班加點調試設備,比計劃提前3個月投運。2020年1月26日,110千伏長江變直流母線異常,她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異常處理,迅速恢復了變電站直流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確保了對防疫物資生產企業(yè)和廣大居民的供電……

多年來,馬艷將滁州地區(qū)60座變電站繼電保護接線熟記于心。在施工現場,她上可登高、下能鉆溝,干起工作嚴謹仔細、一絲不茍,眼里容不下一絲缺陷。

馬艷不斷在“干中學,學中干”。2009年,智能化變電站開始建設,繼電保護自動化技術發(fā)展很快,她全身心投入到新技術新技能學習中,保障了智能變電站零缺陷投運。成為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科技攻關團隊成員后,她又攻克了智能站繼電保護運維、就地化保護等關鍵技術。由于專業(yè)技術突出,她被聘為“國家電網公司優(yōu)秀專家人才”,成為首批省公司首席變壓器技能大師。

多年的努力換來了豐碩的成果,馬艷成為同時擁有繼電保護高級技師、自動化高級技師、直流檢修技師的復合型人才,被評為電力工程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馬艷工作室”成立14年以來,她帶領團隊潛心鉆研創(chuàng)新,已擁有發(fā)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34項,獲得“華東電力系統(tǒng)職工先進小家”“安徽省電力行業(yè)先進QC小組”等榮譽稱號。通過“傳幫帶”,她的20多個徒弟都成為當地電網建設的中堅力量。馬艷還承擔著安徽電網技能人員培訓教學工作,多次擔任專業(yè)競賽教練。

32年堅守一線,馬艷就像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高質量完成供電范圍內66座變電站內近5400套設備、長達600多公里的二次回路的檢修、調試;共消除故障300余次,減少經濟損失近千萬元。在她完成的檢修任務中,未發(fā)生一起安全事件,實現100%零缺陷啟動送電。

多年來,馬艷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電力行業(yè)技術能手”“國家電網公司優(yōu)秀共產黨員”“國家電網公司繼電保護工作先進個人”“安徽省江淮工匠標兵”等多個榮譽稱號。

記者 羅寶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