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勞模故事丨黃山“信使”謝菲�。耗昃巧�300次 步行送件5000里

2022-05-01 14:17:05 來源:   編輯:田雙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quán)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者個人,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授權(quán)的媒體、網(wǎng)站,在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四月的黃山,風光旖旎不言而喻,漫山的綠意,撲面而來。

在這其中,有一抹流動的“郵政綠”,為人們帶來遠方的消息,也溫暖著人們渴望的期待。

“90后”小伙謝菲俊,是黃山風景區(qū)“第四代”郵遞員,業(yè)務范圍覆蓋景區(qū)160平方公里內(nèi)的33個投遞點,每年上下山近300次,在山路上的行程超2500公里。

謝菲俊是黃山風景區(qū)與眾不同的“背包客”。葉有輝攝

俊朗、剛毅,略顯靦腆,是謝菲俊給人的第一印象,但經(jīng)年的風吹日曬,又讓他臉上刻下了同齡人少有的滄桑。

謝菲俊投送的黃山風景區(qū)北海郵路,服務區(qū)域除去車輛和索道運送的路程,每天還需步行投遞的里程約12公里,一個來回就是六七個小時,碰到索道檢修或者停運,一天下來就是半個馬拉松。

這條最美郵路,他一跑就是6年!他1800余次往返于這條郵路,累計下來足足有1萬5千多公里,相當于目前安徽高鐵里程總數(shù)的3倍多。

由于山高路遠,又是安徽省海拔最高的投遞段道,謝菲俊被大家親切稱為“云端信使”。6年來,謝菲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背負重達50公斤的郵包,硬是爬出了山上郵路,投遞了信件11.19萬件、包裹6.12萬件,報刊158.4萬份。

每天步行12公里山路,把郵件送到客戶手中,這是謝菲俊6年來的“執(zhí)拗”。

時間長了,謝菲俊和山上的人處得像親戚一樣,看見他背著沉甸甸的郵包上山,隔老遠就招呼他來喝口水。一聲聲道謝,給了他極大的成就感,“就算再辛苦,也覺得值!”

謝菲俊回憶,有一年給山上的孩子送大學錄取通知書,看著一家人喜極而泣,他也跟著紅了雙眼。“這份幸福是我送達的,心里別提有高興!”

六年山中日月,從海拔860米的云谷寺到1860米的光明頂,十幾公里如天梯般的山路,著實磨損了他的膝蓋,每逢陰雨天氣就會酸痛不已,即便如此,謝菲俊在大山面前,也從沒有過放棄的念頭。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有不少山上的企業(yè)被他踏實的態(tài)度、吃苦的精神所感動,主動拋出了橄欖枝,勸他換份更掙錢、更輕松的工作。

謝菲俊都一一謝絕:“郵包里有黨報刊物和機要文件,還有山上住戶居民的掛號信和郵件,我是山腳下長大的,能為鄉(xiāng)親們做點事,我覺得更有意義。”

由于常年在山上來回奔波,哪里能看到云海,哪里更適合拍照,哪段路容易積雪結(jié)冰,哪段路又是最佳旅游線路,他都了如指掌。“經(jīng)常會碰到游客詢問,偶爾也會就地充當一下導游的角色。”謝菲俊打趣道。

黃山郵路上六年如一日的堅守,是寂寞的,也是孤獨的,但謝菲俊從來沒有后悔過,“只要有人在,郵件就會抵達!”6年來,他從未延誤過一個郵班,也從未丟失過一封郵件,在大伙眼里,謝菲俊這抹流動綠,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春意濃。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對于謝菲俊來說,要問路在哪里,路在腳下是最好的答案。

“能在中國最美的山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負重穿行于黃山上,心生敬意,看似平凡的工作,日復一日的堅持,很是光榮”“做一件事不容易,尤其是負重登山工作,體力、耐力、信念缺一不可,小伙子好樣”……

不論是景區(qū)的工作人員,還是四面八方的游客,抑或是當?shù)亻_民宿的老板,都紛紛給謝菲俊點贊打call。

如今,已經(jīng)獲得“黃山好人”“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諸多榮譽的謝菲俊,就像他天天打照面的黃山松一樣,堅韌、剛毅,于風雨雪霧中在山上堅守。

汪瑞華

分享到:

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