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攤上的氣球突然爆炸,燃燒的碎片不僅飛濺到旁邊汽車上,還引燃了小攤,此時附近一輛轎車上一名女士趕忙拿著滅火器趕到現(xiàn)場,迅速將火撲滅后離開。5月2日,這暖心的一幕發(fā)生在山東省泰安市天鵝湖景區(qū)內(nèi)。5月3日,該景區(qū)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找到將會獎勵她6張可以終身免費游玩的會員卡
氣球小攤旁就是一輛SUV轎車,如果火勢沒有及時撲滅,會給該車造成不小的損失,對攤主來說也是不可承受之重。面對火情,這位女士能夠勇敢地拿著滅火器主動參與滅火,讓人點贊;而撲滅火后不留姓名就離開,雖然與公眾未謀面,其高大形象依然樹立心中。
不管見義勇為還是救人于危難都已融入公眾的血液,就像設(shè)定的程序一旦觸碰就自動啟動。每年都有數(shù)以千計見義勇為的人,他們面對采訪時說得最多的就是根本沒有考慮到危險,更沒有考慮功名利祿,只是他們瞬間作出的本能反應(yīng)。每一起見義勇為或救人危難都是我國傳承幾千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生動詮釋。
滅火后游客主動離開不留姓名,根本就沒有想要得到任何回報,更不會想到景區(qū)會尋找自己還給獎勵;可是景區(qū)對滅火游客的善舉沒有視而不見,不僅主動尋找這名游客,還給予6張可以終身免費游玩的會員卡,這是典型的良性互動。相信以后在此景區(qū)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游客自然都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讓更多的善舉得以延續(xù)和放大;景區(qū)也因這一獎勵給自己加分反而會吸引更多游客到此旅游,收獲滿滿的真金白銀。一個巴掌拍不響,只有雙方或多方良性互動,善舉才能最限度地得到釋放,社會才會更和諧、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