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安康是前提 快樂是期盼 這個端午我們這樣過

2022-06-04 10:27:4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田雙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quán)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者個人,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帖或以其他方式復(fù)制發(fā)表;已經(jīng)授權(quán)的媒體、網(wǎng)站,在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zé)任。

龍舟輕搖 粽葉飄香

端午一過 蟬鳴盛夏

人們在端午節(jié)

追念先賢 崇拜高尚靈魂

順天應(yīng)時 祈盼歲歲安康

過節(jié)的形式雖然各有不同

不變的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和傳承

你們都是怎么過端午的呢?

跟隨央視新聞的直播鏡頭

一起感受不一樣的端午氛圍吧!

龍舟競渡 祭屈子話起源

喧江擂鼓鱗甲動

三十六龍銜浪飛

端午節(jié)賽龍舟是必不可少的項目之一

龍舟競渡 鑼鼓爭鳴

場面恢弘 好生熱鬧

在湖南岳陽屈原管理區(qū)

看龍舟劈波斬浪 船爭先后渡 

解鎖民俗 花式祈福舞動安康

清涼靈動“水云龍”

追龍潑水祈福運

雄起!

每到傳統(tǒng)節(jié)日

重慶銅梁當(dāng)?shù)厝藭鑴?ldquo;水云龍”

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

龍是水上圖騰

獅子則是陸上的圖騰

來到廣東順德

女子舞獅隊所表演的南獅舞獅

令一眾民眾拍手叫絕

一招一式與武術(shù)相結(jié)合 威武霸氣

一顰一笑國潮色點綴其上 靈秀可愛

端午節(jié)遇上大西北

鼓舞吆喝少不了

甘肅天水武山旋鼓舞表演者們

手持鼓扇 旋轉(zhuǎn)走位

嗒,嗒,嗒嗒嗒嗒嗒

洪亮的鼓聲搭配中氣十足的吆喝

過節(jié)氛圍感拉滿

香蘊端午 且把祝福藏香囊

為了“避五毒”殺菌防病

人們通常有插蒲艾、掛香囊、蘭湯沐浴等風(fēng)俗

下到江南

誰不想擁有一款頂配雙面蘇繡的香囊呢?

非遺匠人將技藝與傳統(tǒng)民俗相結(jié)合

把絲線劈絲成毛

精細(xì)無比 香隨身動 巧奪天工

粽香四溢 百聞不如一“試”

喚醒大連人兒時記憶的大黃米粽子

香港茶餐廳的雙拼粽

一個充滿溫情的人間煙火氣

一個讓甜咸兩派握手言和

粽子有咸有甜

龍舟可長可短

祖國各地的民俗大同而小異

鹵肥腸餡、辣炒雞雜餡……

四川人的嗜辣屬性連粽子都沒放過

一碗面條配上一顆粽子

祈盼下半年順利又安康

懸艾草 掛菖蒲 再飲雄黃酒一壺

除了帶有四川風(fēng)味的辣粽子

還有廣東順德的特色炸粽子

焦香又酥脆

萬物皆可“粽” 冰冰包粽“歷險記”

“啊,漏湯了?

這粽葉怎么就圍起來了?”

美食博主教王冰冰

做了一道奇怪口味的粽子——榴蓮西米粽

巧折非遺元書紙 冰冰送金榜題名粽

遙祝即將迎戰(zhàn)2022年的高考學(xué)子們

一舉高“粽”成功上岸

詩韻端午 古人是“咸粽派”還是“甜粽派”?

每逢端午“咸粽派”和“甜粽派”

都免不了一場圍繞粽子口味的熱烈討論

端午食粽的記載悠久

回望歷史 古人是否也會有甜咸之爭呢?

除了粽子

很多與端午相關(guān)的意象都是詩人作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

陸游就寫道: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蘇軾則寫道: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

至于現(xiàn)代人討論最多的

“到底是端午安康還是端午快樂?”

其實不必太過糾結(jié)

都靚引用了一句話:

“安康是前提

快樂是期盼

安康快樂總相宜”

記者 | 王冰冰 李京京 季熠非 金光宇 劉縱雷 蘇澤豐 魏可楓 馮良辰 張延 劉浪 葉海春 楊光 王妍 盧山 李艷君 周之貽 黃思源 婁超 楊侃 黃鸝 羅平章 黃東旭 周馳森 張叢婧 王宏超 杜曦晨 敖鑫 劉昀彤 童琛 吳梓添 林銘浩 王松 郭翔宇 孫尚怡 付博文 何英平 鐘華夏

視頻請點擊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7738525881495546619&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copy_url&track_id=23d39ab2-9667-4109-b02e-e8922d291687

分享到:

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