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農歷五月初五
今日端午
你吃粽子了嗎?
大“粽”市場潛力大
端午節(jié)的滿滿“儀式感”中
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
從爸媽寄的自包手工粽子
到同事“安利”的網紅粽子
這場沒有硝煙的“粽子爭奪戰(zhàn)”
帶來了快速增長的大“粽”市場
△5月31日,成都市馬鞍東路,現(xiàn)場銷售的粽子。
近5年來
我國粽子相關企業(yè)注冊量整體呈上升趨勢
現(xiàn)存粽子相關企業(yè)就有5336家
業(yè)內預計,到2024年
我國的粽子市場規(guī)模將增長至102.91億元
萬物皆可“粽”
粽子市場逐步擴大,口味也不斷創(chuàng)新
但是,任粽子市場如何風云變幻
“甜咸之爭”依舊是每年的必爭話題
昨天,#咸粽子銷量是甜粽子4倍#
沖上熱搜
數(shù)據(jù)顯示,5月中旬至下旬
粽子銷量環(huán)比增長超440%
其中,咸粽和甜粽的銷售比例約為4∶1
(“咸粽黨”小編:
咸粽YYDS,不接受反駁哈 )
“甜咸之爭”還沒得出結論
今年的“粽”頭戲又玩出新花樣了
“只要包得進去,世界就是你的......”
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
2022年的新口味粽子品種超過了130種
不少傳統(tǒng)老字號品牌玩新花樣
把各類名菜包進粽子里
著實有點“分量”的
閩菜佛跳墻粽↓
四川人聽了都得搖搖頭的
折耳根泡椒肉粽↓
很有“內味兒”的
螺螄粉粽子
肥腸愛好者快看!
魯菜紅燒大腸粽↓
“豪華”鮑魚粽↓
“名貴”黑松露粽↓
一向緊跟潮流的國潮品牌
也不甘落后
受到年輕人熱捧的生椰拿鐵
變身粽子后,“顏值”有點高
這款可樂夾心粽里的可樂
晃一晃會冒氣嗎?
甜品“楊枝甘露”
申請加入端午節(jié)混戰(zhàn)!
面對新奇口味的粽子
不少人會選擇勇敢一試
但也有網友表示:
“不跟風了,粽子還是傳統(tǒng)口味好吃。”
“愛吃甜的和愛吃咸的都沉默了。”
粽子美味,也不要“炫”太多
端午吃粽子
有哪些注意事項?
合理選擇粽子
盡量選擇“少油、低熱量的小粽子”,降低給身體帶來的負擔。
甜粽,可以吃,但建議選“能量低且無添加的小粽”。
咸粽,建議偏向魚蝦肉、禽瘦肉等制作而成的粽子,不建議食用香腸粽、臘肉粽等加工肉食品粽子。
粽子一定要加熱熟透再吃
粽子變涼后會更難消化,所以,一定要趁熱食用。
吃粽子,選對時間,更要限量
建議食用小粽(50克左右),正常人單日攝入量不建議超過3個,特殊人群更要減量。
最好在午餐食用粽子,減少同餐主食的攝入量,同時搭配蔬菜、豆類食品,增強腸道蠕動,促進代謝。
空腹和睡覺之前,不建議吃粽子
無論是空腹還是睡前(3小時內),都不建議食用粽子。不僅會給胃腸增加負擔,還會增加反酸、燒心、肥胖等問題的發(fā)生風險,夜晚食用會影響睡眠。
五月五過端午
今天你“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