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在軌6個月,新“出差三人組”都有哪些任務?

2022-06-06 11:26:56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楊蕊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今天(6月5日)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

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

即將進入天和核心艙

開啟為期6個月的太空生活

此次神舟十四號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飛行乘組將面臨哪些挑戰(zhàn)?

劃重點了↓

 

 

■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我國空間站的建造分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空間站建造兩個階段實施。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完美收官。而此次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則是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神舟十四號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將在軌工作生活6個月,主要任務有:

配合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的交會對接和轉位,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將分別于今年7月、10月發(fā)射);

完成空間站艙內外設備及空間應用任務相關設施設備的安裝和調試;

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進行日常維護維修等相關工作。

在軌駐留期間,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3名航天員將迎來空間站兩個實驗艙以及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來訪對接,并與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進行在軌輪換,于12月返回東風著陸場。

■空間站建造階段將開展哪些研究?

中國空間站艙內可以部署25臺科學實驗柜,每臺實驗柜都是一個小型的太空實驗室,可以支持開展單學科或多學科交叉的空間科學實驗,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其中,問天實驗艙主要面向空間生命科學研究,夢天實驗艙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學研究。在空間站建造階段,共安排了近百項實驗研究項目。

■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

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由航天員陳冬、劉洋和蔡旭哲組成,陳冬擔任指令長。

航天員陳冬執(zhí)行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劉洋執(zhí)行過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蔡旭哲是首次飛行。3名乘組航天員均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詳情>>>

圖片

■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將會面臨哪些挑戰(zhàn)?

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將面臨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最復雜也是最艱巨的一次任務。他們將迎來多個“首次”:

  • 首次進駐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

  • 首次在問天實驗艙進行太空授課。

  • 首次完成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的組裝建造。

  • 首次利用氣閘艙、大小機械臂的組合臂進行出艙活動。

神舟十四號乘組在長達6個月的飛行中,要經歷9種組合體構型、5次交會對接、3次分離撤離和2次艙段轉位。此外,他們還要配合地面完成空間站的組裝建造以及各種各樣的測試和科學實驗的工作。

視頻請點擊

https://mp.weixin.qq.com/s/MY__a4hD-tAKJDm1eiGQwQ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