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乙類乙管”絕不是放任不管 梁萬年回應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

2023-01-08 20:28:41 來源:央視網   編輯:李進   

央視網消息:三年來新冠病毒頻繁變異,疫情態(tài)勢不斷變化,科學精準防控策略不斷調整,那么,我國為何選擇在1月8日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這樣的時機是否恰當?我國疫情防控的步驟、理念又是怎樣變化的?總臺央視記者獨家專訪了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對公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總臺央視記者 史迎春:其實我們知道冬春季本來就是新冠病毒相對活躍的一個時期,在我們中國1月7日已經開始了春運,我們在1月8日實行“乙類乙管”,很多人質疑我們這個時機是不是不恰當、不合適,您怎么看?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 梁萬年:從科學防控的角度,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才能夠選擇比較適宜的實行“乙類乙管”的時機,這也是不論從專家組也好,還是國家層面反復思考的一個問題。除掉醫(yī)學疾病的要素以外,我們還是要考慮到社會、經濟、人口,特別是人群免疫力的水平的一些變化等眾多因素在一起考慮。我們考慮到對于從病原的角度來看,現(xiàn)在它是一個奧密克戎的變異株的亞型,它的傳播力在增強,免疫逃避在增強,但是它的致病力確實是明顯下降。另外,從人群的免疫水平,特別是我們國家主要是靠免疫接種來獲取主動免疫,現(xiàn)在我們是處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tài),整個人群的免疫接種率全程都超過90%以上,另外,我們醫(yī)療系統(tǒng)的救治準備,包括一些相關的儲備和能力,我以為所確定的時機是科學的,是恰當的,也是合乎有關的要求的。

總臺央視記者 史迎春:一些國外的媒體認為中國是被動放開,而不是主動選擇的,在被動和主動之間您認為中國是怎么選擇的?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 梁萬年:三年的疫情抗擊以來,我們一直是牢牢把握著疫情防控的一個主動權,因為從對疾病的一些深入的研究,對這個病原體病毒的一些把握,使我們的知識空白點越來越小,我們對它更進一步了解。另外,我們對我們的能力,邊防控,邊做準備,邊做能力建設,我們一直實際上通過抗疫就想找出一個最佳的時期,來適時地優(yōu)化完善我們的防控策略和具體的措施。除掉綜合考慮國際國內疫情防控和經濟發(fā)展以外,還更多是要考慮如何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身體安全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在這個大的理念下,進行一些措施的完善和優(yōu)化,我們一直是在主動作為的,在積極地尋找條件和時機,成熟一個,我們就調它一點,成熟的時機更充分,我就調得大一些、快一些。

總臺央視記者 史迎春:疫情防控到現(xiàn)在三年了,我們一直在說我們是科學精準動態(tài)地在調整我們的防控政策,但其實很多公眾和網友反映,感覺中國的防控政策只有管控和放開兩個階段,而不是像我們說的一直在科學精準地去管理去調控,您怎么看待這種說法?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 梁萬年:中國的疫情防控一直是在做依法科學、按照我們對疾病等相關的認識,在逐漸調整優(yōu)化和完善的。其實,從2020年疫情開始到今天為止,我們經歷了幾個階段,2020年的1月份到4月份,我們面對的是突如其來的一個新發(fā)的傳染性疾病,當時采取的最重要的策略是應急圍堵,而且是一種超常規(guī)的應急圍堵的階段。2020年的5月份以后,我們進入了常態(tài)化的疫情防控階段,你看這兩個階段的時候,我們的理念始終沒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但是我們的策略就發(fā)生了變化,F(xiàn)在我們要實行“乙類乙管”,其實又形成了一個大的戰(zhàn)略性的變化。不論是密切接觸者的追蹤,我們疫區(qū)的劃定,包括我們從全國范圍來看,幾道防線的設立,我想大家都能感受到,過去我們劃疫區(qū)大小的時候,一開始最早是以省為單位,后來以地市為單位,然后以縣為單位,最終我們精確到以街道、以居委會甚至門洞、班級為單位,這些都是在變化的。

總臺央視記者 史迎春:我們一直動態(tài)調整的依據是什么?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 梁萬年:動態(tài)調整的依據主要是幾個方面的因素,一個就是說我們的敵人就是這個疾病,我們對它的流行病學特征、臨床學特征以及導致疾病的病原體新冠病毒的變異性特征、致病性特征,我們對它的掌握的程度以及它的變化的情況。第二個方面就是我們的抵抗力,包括人群的免疫水平,包括衛(wèi)生健康系統(tǒng)的救治能力和疾病的防控能力。第三就是我們適度的社會公共衛(wèi)生干預措施,我們采取的強度以及它的執(zhí)行情況,所以始終在這個過程來尋求最佳的平衡狀態(tài),來確定我們防控的策略和具體的措施組合。所以它是依據科學的,是考慮平衡,在眾多的因素當中來找出一個相對優(yōu)的權衡的解,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思考。

在此前的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發(fā)布會上,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全球大流行尚未結束,疫情走向仍有不確定性,大部分國家和地區(qū)對新冠疫情仍保持著高于普通傳染病的防控措施。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為“乙類乙管”后,絕不是放任不管,絕不意味著所有防控措施的退出,而是要強化服務、強化保障。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 梁萬年:從乙類傳染病的甲類管理到乙類傳染病的乙類管理,它沒有變,它仍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規(guī)定的法定傳染病,法定傳染病要采取必要的預防控制措施,這個是法律規(guī)定的。比如疾病的報告,一些病人的管理和救治,必要的一些公共衛(wèi)生和社會干預措施,包括監(jiān)測,這個都是法定的,所以它絕對不是放任不管。像這種重大的傳染性疾病,僅僅靠政府是不行的,必須是政府、社會、單位、部門乃至個人,大家形成合力,這就是為什么要提出群防群控、聯(lián)防聯(lián)控,大家各自都有責任,當然政府是主導責任,所以每個人都還要做工作的。

梁萬年表示,為有效防范風險,當下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是醫(yī)療救治,把重癥治療放在優(yōu)先位置。加強對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保護,加快推進疫苗接種、加快推進農村地區(qū)的救治能力建設等。同時,還必須要強化對病毒、病原體的監(jiān)測,一旦有新的變異株或者亞型出現(xiàn),能夠快速發(fā)現(xiàn)、預警,來采取相應的措施。

總臺央視記者 史迎春:我們什么時候能夠回到最初的疫情之前的狀態(tài),大家想要的、需要的狀態(tài)?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 梁萬年: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所堅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終沒變,這是我們的一個宗旨。國家三年的疫情防控,我以為是成功的,我一直感覺在人類和這種重大的傳染病性疾病斗爭史上,其實中國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的奇跡。我以為我們現(xiàn)在已經非常接近疫情前狀態(tài)的窗口期,但是當下仍然是疫情吃緊的階段,還需要大家再堅持一下、再努力一下,我們一定能夠戰(zhàn)勝疫情,也期盼著這種疫情前的狀態(tài)早日實現(xiàn)。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