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冠病毒感染強調綜合治療

2023-01-11 10:53:14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田雙   

【抗疫中,我們眾志成城㊻】

近期,一些治療新冠的抗病毒藥物受到高度關注。與病毒“交戰(zhàn)”,真有所謂的“特效藥”嗎?靜脈用丙種球蛋白突然成為“搶手貨”,價格也隨之猛漲,公眾有必要儲備嗎?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就此進行了解讀。

“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療仍然強調綜合治療,包括對癥支持治療、早期抗病毒治療、早期氧療、免疫治療、抗凝治療等,對于重要的臟器衰竭,如呼吸衰竭等,還要有呼吸支持治療以及臟器功能的支持等。”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介紹,抗病毒治療是綜合治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第十版診療方案中抗病毒治療包括口服的小分子抗病毒藥物。

“但病毒感染應該說沒有特效藥。有一些針對病毒的,比如能夠抑制和干擾病毒復制的藥物,可在病程早期使用。”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介紹,有的藥物要求5天以內使用,其實最有效的時間是2天以內。病毒剛進入人體、剛開始復制的時候使用藥物干擾病毒的復制,能夠減輕病毒的載量,進而減少對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再加上自身的抵抗力,就能減少它向重型、危重型發(fā)展。

“小分子口服抗病毒藥通過直接抑制病毒復制來清除或抑制病毒,減輕臨床癥狀,縮短病程,降低重癥風險,最終降低住院和死亡的風險。它的特點是口服,比較方便,在醫(yī)院、社區(qū)、診所、門診都可以使用。”王貴強建議,老年人、有基礎病的、沒有打疫苗的等重癥高風險人群應優(yōu)先使用,降低重癥風險,一般人群感染后使用價值并不大。

童朝暉提醒:“如果病程超過5天,已經(jīng)進展為重癥甚至危重癥的時候,這些抗病毒藥是沒有效果的。”

抗病毒藥物使用不當會出現(xiàn)哪些風險?王貴強說,抗病毒藥物都有一定副作用,也有藥物之間相互作用。

“像服用他汀類藥物時就不能同時使用奈瑪特韋這類藥物,否則就會出現(xiàn)藥物之間相互作用。有些肝腎功能嚴重損害的病人,有時候要調整劑量,甚至不能使用,所以一定要在醫(yī)生指導下來使用這類抗病毒藥。”王貴強說。

“有的群眾一聽‘特效藥’,就給老人備點放在家里,老人就直接使用了,如果沒有閱讀說明書,風險更高。”童朝暉建議,服用藥物必須認真閱讀說明書,或是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使用。

近日,靜脈用丙種球蛋白也引發(fā)不少網(wǎng)友求購。對此,王貴強介紹,靜脈用丙種球蛋白能夠減少炎癥反應,但只建議在治療重癥病人時使用,“基本都是進入ICU的病人才需要使用,而且要在出現(xiàn)炎癥因子風暴等特定情況下使用才有效果,不適合在家里使用,也沒有預防新冠感染的作用,因此不建議在家里儲備”。

(記者崔興毅)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者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