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官方網站
全國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
xomn.cn
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潮頭觀瀾丨“三北”工程 生態(tài)屏障

2023-06-07 08:44:3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田雙   

在祖國北方遼闊的疆土上,一座綿延萬里的“綠色長城”正不斷延伸和擴展,這就是我國的“三北”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巴彥淖爾市考察,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tài)工程建設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深入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tài)工程建設,事關我國生態(tài)安全、事關強國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yè)。

工程啟動,開創(chuàng)我國大規(guī)模生態(tài)建設先河

“那些年風沙攆著我們走,搬了9次家。”這是“七一勛章”獲得者、全國治沙英雄石光銀的兒時記憶,當時他家就在毛烏素沙漠南緣。

當年,風沙漫天,沙進人退,不止在一地一域。三北地區(qū)分布著我國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廣袤戈壁,到20世紀70年代末,已形成東起黑龍江西至新疆的萬里風沙線。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沙漠包圍的院舍(圖/國家林草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網站)

三北地區(qū)1300多萬公頃農田遭受風沙危害,糧食產量低且不穩(wěn);有1000多萬公頃草場由于沙化、鹽漬化導致嚴重退化。黃土高原每年每平方公里流失土壤萬噸以上,相當于刮去1厘米厚的表土土壤。面對一系列的問題,怎么辦?

1978年5月,國家林業(yè)總局有關專家向黨中央提出了“關于營造萬里防護林改造自然的意見”。當年11月,《國務院批轉國家林業(yè)總局關于在三北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點地區(qū)建設大型防護林的規(guī)劃》印發(fā),標志著“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正式啟動,開創(chuàng)了我國大規(guī)模生態(tài)建設的先河。

筑起祖國北疆“綠色長城”

東起黑龍江賓縣,西至新疆烏孜別里山口,涉及13個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從1978年到2050年,73年跨度,3個階段、8期工程。

“三北”工程,規(guī)模之大,時間之長,工程之難,效果之著,為世界矚目。

△“三北”工程總體規(guī)劃示意圖(圖/國家林草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網站)

為了將萬里風沙線變?yōu)?ldquo;綠色長城”,“三北”工程在防沙治沙、抗旱造林、飛播造林、封山(沙)育林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建設者們發(fā)明了魚鱗坑、水平階、反坡梯田等,提高水的利用率;用麥草在沙地扎出格子,以草方格固沙。

兒時曾被風沙攆著走的石光銀,憑借“障蔽治沙法”和一輩子只做治沙一件事的頑強毅力,挺進沙地,這一次,他前進,沙后退……

從1978年到2020年,從一期到五期,四十多年光陰荏苒,“三北”工程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實現了由單純的營造林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tǒng)治理轉變,實現了由防護林體系向綠色生態(tài)屏障轉變。

祖國北疆,山河巨變。這種巨變,不僅體現在森林覆蓋率、營造林面積等顯著增長的數字中,更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被喻為“死亡之海”的庫布其沙漠已成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典范;一度嚴重沙化的科爾沁草原重披綠裝;昔日“狂風一起,黃沙漫天”的內蒙古多倫縣,已成為京津冀地區(qū)避暑勝地……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國營新華林場的防護林(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2021年至2030年,“三北”工程進入六期工程建設期。“綠進沙退”的人間奇跡仍在繼續(xù)。

繪出美麗中國的更新畫卷

“鞏固和發(fā)展祖國北疆綠色生態(tài)屏障,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018年11月,在“三北”工程建設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工程作出重要指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三北地區(qū)有關省份考察,對加強“三北”防護林、推進生態(tài)工程建設等作出重要指示。

創(chuàng)造荒原變林海人間奇跡的河北塞罕壩林場,是“三北”工程建設的重要區(qū)域。2017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點贊林場建設者們“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chuàng)業(yè)、綠色發(fā)展的塞罕壩精神”。四年后,總書記考察塞罕壩時強調,要傳承好塞罕壩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實生態(tài)文明理念。

△河北塞罕壩林場(圖/視覺中國)

祁連山腳下,以“六老漢”為代表的八步沙林場三代人接續(xù)治沙的故事,至今仍在延續(xù)。2019年8月,在八步沙林場,習近平總書記說,新時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漢”這樣的當代愚公、時代楷模。要弘揚“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斗精神,激勵人們投身生態(tài)文明建設,持續(xù)用力,久久為功,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奮斗。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持續(xù)開展大規(guī)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國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連續(xù)多年保持“雙增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連續(xù)多年實現“雙縮減”。

綠色,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美麗中國應有的底色。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參加2023年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所強調的:“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種樹開始,種出屬于大家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繪出美麗中國的更新畫卷。”

記者丨劉會民 潘毅

視頻請點擊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copy_url&item_id=10205955178789792948&track_id=0C56845D-8175-40C2-BB77-777DC6396467_707755978290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