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官方網(wǎng)站
全國數(shù)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
xomn.cn
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東西南北過大年|燈展、夜游、民俗——土家小城“年味”足

2024-02-14 08:27:13 來源:新華社   編輯:田雙   

武漢2月13日電(記者鄧楠)亮晶晶的喜糖和紅包從墨達樓拋下,一對身著土家族婚服的新人剛剛經(jīng)過哭嫁、送親、拜堂,正將喜悅分享給眾人,游客們不斷伸手,爭相討彩頭,一場完整的土家族婚俗表演就此落幕。

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有一條貢水河穿城而過,持續(xù)多年的新春燈會如今引入非遺項目,增加游客沉浸式體驗,成為傳播民俗文化、賦能文旅融合的新方法。

迎燈展、看土家族婚嫁、體驗傳統(tǒng)曲藝……大年初三,記者在以“盛世龍年迎新春·浪漫宣恩過大年”為主題的2024年新春燈會上看到,沿貢水河兩岸開展的流動式展演互動項目引得游人如潮。

圖為貢水河上的龍年燈組(2024年2月12日攝)。新華社發(fā)(宋文 攝)

“咚咚咚”,傍晚6點半,暮鼓敲響,鼓聲傳遍古街。墨達樓一旁的興隆老街有200多年歷史,敲暮鼓意味著夜市開市,商戶們在鼓聲中祈福,期望生意興隆。陣陣鼓聲喚來如織人流。

鼓聲罷,巡游啟。十多人抬著一條五彩斑斕的“魚龍”造型花燈自街頭開始巡游。只見巡游所經(jīng)之處兩邊門面裝飾一新,花燈、招牌、編織飾品滿是龍元素。漢服快閃、音樂噴泉、篝火晚會、無人機演繹飛龍飛鳳……跟著人潮往下,展演游玩活動令人目不暇接。

“每年最期待春節(jié)燈會,今年的活動多,比以前熱鬧,我特意拉上朋友早點出來逛。”家住宣恩縣城的21歲女生文曉涵說,她從武漢回家過年,早在返鄉(xiāng)前就不斷關注燈會的消息。“今天看到這么多人,看到家鄉(xiāng)越來越好,我很開心,很自豪。”

行走在人群中,記者在這座沒有火車站和機場的小城里,還聽到了不少外省口音。來自杭州的游客盛鼎帶著家人自駕到宣恩,計劃游玩兩天。“我們想找有趣、有年味的地方,這里有許多沒見過的少數(shù)民族民俗,很新奇。”盛鼎說。

貢水河中,巨大的龍型燈組栩栩如生。河中的“貢水游龍”項目,共有36個竹筏,每天開設7趟,帶游客游河賞夜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天不到半小時船票便銷售一空,春節(jié)期間天天都要臨時加趟,直到午夜。

游客體驗“貢水游龍”項目(2024年2月12日攝)。新華社發(fā)(宋文 攝)

“玉兔歸月宮,滄海騰金龍,財如三江春潮涌,事業(yè)更火紅……”朗朗上口的唱詞,來自正在廣場上表演的三棒鼓傳承人羅義杰。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三棒鼓是土家族的傳統(tǒng)曲藝曲種,在宣恩有悠久的傳唱歷史。“這次專門為新年排演了曲目,我們還在街上設點,供游客親身體驗,讓大家以多種方式領略三棒鼓的魅力。”羅義杰說。

熱鬧不止于此,街面上,許多游客身著土苗民族風情服裝、漢服打卡拍照;在一條宣恩特色美食街上,一家烤活魚店老板告訴記者,每晚能接待200余桌,往往到了打烊的時候還有不少食客在排隊。

宣恩縣貢水河兩岸,燈光璀璨,游人如織(2024年2月12日攝)。新華社發(fā)(陳緒開 攝)

晚上11點,夜色已深,小城依舊燈光璀璨,歌聲、鼓聲與歡笑聲交織。“大年初一以來,每天有幾萬名省內(nèi)外游客來到宣恩,沉浸式體驗土家族等民族文化,自發(fā)分享游玩感受。我們期望通過新春燈會打造‘景城一體,主客共享’的文旅空間,讓宣恩的美景與文化傳播出去。”宣恩縣文化旅游事業(yè)發(fā)展中心主任章艷麗說。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者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