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官方網站
全國數(shù)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
xomn.cn
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煥發(fā)出新光彩”

2024-06-13 08:42:59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孫曉帆   

“文明的繁盛、人類的進步,離不開求同存異、開放包容,離不開文明交流、互學互鑒。”巴基斯坦哈扎拉大學巴基斯坦研究系主任艾沙·阿拉姆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文明倡議著眼于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是新時代中國為國際社會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之一。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樣的。不同文明應該和諧共生、相得益彰,共同為人類發(fā)展提供精神力量。”阿拉姆說,“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土壤的全球文明倡議,為各國求同存異、豐富人文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拉近了不同國家人民的心靈距離。”

中國與亞洲國家文明交流的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阿拉姆表示,據(jù)考古學家推斷,一條連接中西方的文明交流互鑒通道很久以前就已經形成。“縱有高山橫亙,也難以阻隔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步伐。”阿拉姆說。

“中巴兩國積淀著文明交流互鑒的悠久歷史,兩國文明交流迎來了新的機遇。”阿拉姆說,在全球文明倡議指引下,巴中兩國正在聯(lián)合考古、博物館交流等領域開展多項合作,更好地保護和研究巴基斯坦豐富的歷史文化,“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煥發(fā)出新光彩。我們致力于加強合作,共謀發(fā)展、共筑安全、共興文明,合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阿拉姆表示,去年上半年,中國故宮博物院和巴基斯坦國家遺產與文化署考古與博物館局合作,在北京舉辦了“譬若香山:犍陀羅藝術展”,受到中國觀眾的廣泛關注。“犍陀羅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犍陀羅藝術展現(xiàn)出古絲綢之路在文明交流互鑒中煥發(fā)的創(chuàng)造活力。”阿拉姆表示,“展覽在向觀眾展示犍陀羅文化藝術魅力的同時,也為兩國進一步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契機,也增進了巴中兩國民心相通。”

阿拉姆曾作為訪問學者到訪中國。“通過與中國青年學者的交流互動,我們不僅在學術上相互啟發(fā),在生活中也成了好朋友。”阿拉姆說,通過與中國同事、朋友們的交流互動,她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阿拉姆表示,在巴基斯坦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學習中文,關注和熱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如今,他們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前往中國留學或訪學�;氐桨突固购�,他們中許多人選擇在赴巴開展業(yè)務的中國企業(yè)工作,并逐步成長為技術和管理人才,為巴中經貿合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阿拉姆看來,隨著更多共建“一帶一路”項目落地,巴基斯坦與中國的“硬聯(lián)通”“軟聯(lián)通”正高質量推進。“與此同時,巴中文明交流互鑒不斷深化,人民來往越來越密切,兩國‘心聯(lián)通’也不斷增強。”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