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官方網站
全國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
xomn.cn
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身邊的變化)從生活住所到網紅打卡點:一頂蒙古包看百年變遷

2024-07-17 22:31: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孫曉帆   

圖為百年歷史的蒙古包靜靜地展示在那達慕會場上。奧藍攝

在16日剛剛落幕的內蒙古自治區(qū)第34屆草原那達慕的會場上,上百頂各有特點的蒙古包自成一道靚麗風景。這其中,一頂歷經百余年時光沉淀的蒙古包成為網紅打卡點。

昔日潔白的羊毛氈早已破舊發(fā)灰,滿是歲月的痕跡。凡有人經過,幾乎都會在這里打卡拍照。這時,班奮功就會走上前去,講述這頂蒙古包呈現出的百年前生活。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象征。其營造技藝集木工、刺繡、雕刻、繪畫、編織等為一體,是蒙古族民間手工技藝的大成,于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班奮功和哥哥如今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一起經營著一家蒙古包制作廠,哥哥班鳳斌還是蒙古包營造技藝的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業(yè)務不忙的時候,兄弟倆就會去牧區(qū)淘換老物件,收集老故事。這頂蒙古包,就是他們多年前的一次田野調查時從牧民手中收購的。

兄弟倆推算,它至少陪伴了牧民家的三代人。因為歷史悠久、保存不善,蒙古包存在破損、污漬、蟲卵、老化等多種問題。這些年來,他們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它進行修繕。“羊毛氈如今都酥了,現在安裝時都不敢太用勁。”

“這次那達慕,是這頂蒙古包首次在大型活動的亮相。”班奮功告訴記者,“蒙古包之外的其他物件都是現配的,目的就是展示百年前的生活場景。雖然這頂蒙古包不符合現在的使用習慣,但卻是很好的‘歷史教科書’。”

圖為班奮功正在蒙古包里給俄羅斯參觀者講解。班奮功供圖

連續(xù)3天,在屋頂投出的稀疏光線中,班奮功講泥爐怎么砌,講茶葉臼、奶桶的用法,講櫥柜上花紋的淵源……在他的娓娓道來中,參觀者們宛若穿越時空回到百年前的游牧生活。

在這頂蒙古包外,勒勒車、草垛、簡易的羊圈牛棚依次排開,在藍天白云印襯下,一派悠悠牧歌的景象。這方場景的數米開外,則是密密麻麻的現代蒙古包。它們大小、形態(tài)、材質各有不同,使用場景也各異,有的是非遺展廳,有的是餐廳,有的是那達慕項目競技區(qū),還有的是休息區(qū)……

“其中有一些是我們蒙古包廠生產制作的,不論是工藝還是設計,與百年前那頂的區(qū)別可太大了。”班奮功告訴記者,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以前的蒙古包已不太適應現在的生活。“過去,蒙古包只是草原牧民的居所;而這些年隨著特色餐飲和文旅產業(yè)的興起,不少內蒙古的民宿和外省的蒙餐館都是我們的客戶了。”

這些年來,在保證傳統(tǒng)蒙古包主要結構、材料和樣式不變的基礎上,兄弟倆創(chuàng)新不停。為提高生產效率,引進了機械設備;為改善毛氈生蟲有異味的缺點,研發(fā)羊毛與化纖混紡的材質;為豐富蒙古包裝飾藝術,引進電腦雕刻、彩繪和金屬飾件;為開展新產品、新材料和新工藝研發(fā),組建創(chuàng)新工作室,將蒙古包種類由原來的13種,發(fā)展到12個部類120個品種150余個款式……

圖為那達慕會場上,現代蒙古包的內景展示。奧藍攝

“這頂百年蒙古包直徑只有3.9米,這在當年已經算是‘大戶型’了。而現在即使是普通牧民,也很少會定這么小的蒙古包了。我們現在制作的最大的蒙古包直徑有25米呢。”班奮功談及蒙古包需求的變化,不停地舉著例子。“現在好多客戶都要求鋼化曲面觀景窗,以前的蒙古包哪有窗戶呀。我們前幾天還為興安盟一個景區(qū)做了一頂360度全景落地窗的蒙古包,漂亮極了。”

“在我看來,所謂的游牧文化,精髓就是方便生活。表現在蒙古包技藝上,就是六個字:方便拆、方便搭。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生產準則。”班奮功介紹,他的父親和爺爺也都是為牧民營造蒙古包的手藝人。

這些年,班奮功兄弟倆在蒙古包文化傳承方面貢獻突出,他們推薦的蒙古包營造技藝入選《2023—202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推薦名單》。

“如今可以讓更多的人,讓我們的下一代來這里學習,傳承蒙古包技藝。”班鳳斌如是說。

“哪怕最后還是不會做,但能了解到制作方法和工序,也是一種傳承。”班奮功補充道。

17日,那達慕現場游客漸盡,哥倆將蒙古包拆裝運回蘇尼特右旗。未來,它將繼續(xù)原樣重裝,展示在蒙古包廠的會議展廳中。(完)

作者 奧藍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