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官方網(wǎng)站
全國數(shù)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
xomn.cn
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小隴畫報·303期】麥積山石窟:絕壁上的美麗佛國

2024-10-17 15:09:58 來源:中國甘肅網(wǎng)   編輯:楊蕊   

千年石窟 匠心傳承 網(wǎng)上主題活動

得名于“天河注水”的天水,是絲綢之路西出長安后的第一重城,而天水最著名的當屬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麥積山因形如麥垛而得名。石窟泥塑秀麗生動,被稱為“東方雕塑陳列館”。

麥積山石窟始鑿于十六國后秦時期,已有1600多年,現(xiàn)存大小窟龕221個,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畫近1000平方米。

麥積山的塑像,除早期作品外,從北魏開始,幾乎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tài),有和藹可親的面容,并且面帶微笑。雖為佛祖,卻像世俗的人,是人們美好愿望的化身。

東崖大佛,為石胎泥塑,正中主尊系阿彌陀佛,左、右分別為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大佛高15.7米,氣勢宏偉,也是麥積山第一大佛。造像風格上,體態(tài)豐腴,神情雍容大度,服飾繁縟華貴,充分展現(xiàn)隋唐王朝的盛世風貌。

麥積山石窟中最為著名的,是133窟中微笑的小沙彌,隨意調整頭像角度,可看到不同的神情,微笑之美跨越千年,依然溫暖人心。

開鑿于西魏的44窟,尤為惹人注目。洞中的佛像安詳靜美,微露笑意,以慈之態(tài)俯瞰眾生,令觀者為之動容。

133窟,這是一個少年佛家弟子側立像,面露憨厚而又略帶稚氣的神情,俯首側耳,似乎在專心致志地聆聽佛的教誨;細瞇的雙眼,那深深刻印在他嘴角上的,永遠是會心的微笑,祈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這尊美到極致的佛像,造像面相橢圓飽滿,斜眉吊目,懸鼻小口,面部慈悲而莊嚴,嫻靜而寬容、矜持且淡然,服飾簡潔、質樸,寬博厚重,極富質感。神秘的微笑中,是一種無念無掛的大自由狀態(tài),微閉的眼睛帶有一絲含蓄,內斂的神情隱藏著一份自信。

麥積山石窟在技法上,工匠們運用了圓雕、浮雕、鏤雕等多種技藝,使得佛像栩栩如生,富有強烈的立體感和動感。

窟內佛像造型各異,色彩鮮艷,既有莊嚴肅穆的佛祖、菩薩,也有生動活潑的弟子、天王。

這些造像中,雖然有泥塑、石雕及個別的木雕,但主要以泥塑為主,體現(xiàn)了多朝代中國佛教泥塑造像藝術的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

回望麥積山東崖的三座摩崖巨佛,它們仍舊秉持著淡淡的微笑,神情自若、迎來送往、俯視眾生。麥積山石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展現(xiàn)了古代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融,這些石窟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承載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歷程,是我們共同的文化遺產(chǎn)和寶貴財富。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者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