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太平猴魁萃取出茶底,加入當?shù)靥禺a(chǎn)靈山酒釀,以櫻花和薄荷葉裝飾……不到10分鐘,一杯名為“北海新綠”的新中式調飲由調飲師丁文娟制作完成。
丁文娟在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qū)猴坑村出生,這里是太平猴魁主產(chǎn)區(qū)之一。從小看著長輩采茶、制茶,出于對茶葉文化的喜愛,丁文娟先后考取了評茶師、茶藝師的高級技師資格證,后來經(jīng)營著一家太平猴魁茶社。
最近,丁文娟開始接觸新職業(yè)——調飲師。加入水果、乳制品等食材的新中式調飲受到不少年輕人喜愛,調飲師成為不少人的就業(yè)新選擇。
“我們要熟知每種茶葉、食材的口感和香氣,設想如何搭配。”一天上午,丁文娟來到黃山市德茗舍茶藝職業(yè)培訓學校參加調飲師培訓,校長汪蓀在講解制作新中式調飲時茶葉和食材的搭配原則。
培訓教室的墻上,貼著各類茶葉的國家標準,細致描述了不同品質茶葉的色澤、香氣、滋味。桌上還有一張表格,記錄了各類食材的感官風味。
2019年,汪蓀就開始嘗試研發(fā)新中式調飲。黃山是許多名茶的發(fā)源地,這給汪蓀研發(fā)新中式調飲提供了便利。“在黃山,我可以快速找到各種類型、品質的茶葉,再根據(jù)其特性,加入不同食材。”她說,對調飲師來說,創(chuàng)意非常重要,要根據(jù)不同茶葉特性,進行創(chuàng)造性搭配。
汪蓀去年外出旅行時發(fā)現(xiàn),當?shù)匾铀侍鹂煽,令她印象深刻?ldquo;當時我就在思考如何把椰子水引入新中式調飲。”
汪蓀首先想到祁門安茶:“祁門安茶茶湯濃郁,香氣獨特。味道稍有些苦澀,椰子水正好中和苦味。”回到黃山后,她多次調制,又加入茉莉花糖漿,口味更加豐富。
炒米和富含栗香的六安瓜片,酒釀和滑潤甘甜的太平猴魁……在汪蓀研發(fā)的新中式調飲中,每種茶都找到了適合的搭配。
創(chuàng)新是汪蓀對每一名學員的要求。調飲師培訓考核中,有一項實操考試,需要學員根據(jù)提供的材料搭配創(chuàng)造?己酥校∥木陮⑵铋T紅茶與當季水果搭配,做出了屬于自己的調飲。
展示調制過程,也是調飲師工作的一部分,可以讓顧客了解調飲采用的配料和茶葉的口感特性。“很多顧客品嘗后,還會購買茶葉回去品嘗。可以說,調飲對傳統(tǒng)茶也是一種推廣。”汪蓀說。
在丁文娟的茶社品嘗過“北海新綠”后,顧客王雅慧被“種草”了太平猴魁的獨特味道。“我以前不太能接受純茶的味道。品嘗調飲、看了整個制作過程,再聽調飲師講一講種茶的故事,我也忍不住買些茶葉。”王雅慧說。
調飲師這一新職業(yè)的出現(xiàn),讓汪蓀對茶文化普及更有信心。“現(xiàn)在,不少年輕人通過調飲品嘗茶、愛上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調飲師的職業(yè)前景一定會更加廣闊。”汪蓀說。
弘揚茶文化,做好“茶文章”,當?shù)匾苍谔剿鳌|S山市屯溪區(qū)陽湖鎮(zhèn)三充村,一座占地1800平方米的茶藝培訓中心正在建設中。
“我們結合和美鄉(xiāng)村精品示范村建設任務,新建一座包含茶文化展示區(qū)、茶藝培訓在內的培訓中心。”陽湖鎮(zhèn)黨委副書記葉兵介紹。未來,汪蓀和她的同事將在這里講授調飲師及其他茶藝課程。當?shù)剡將引導附近村民做好餐飲、住宿和茶葉等上下游配套服務,讓茶香富農(nóng)家。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