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經網:2020年以來,安徽公安機關全面啟動“凈網2020”專項行動,依法整頓問題突出的網絡平臺和信息服務商,及時處置網上違法有害信息。記者從省公安廳獲悉,今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共偵破、帶破網絡違法犯罪案件198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250名。其中偵破入侵攻擊、破壞信息系統(tǒng)案件13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31起,網絡“黃賭毒”案件148起,網絡詐騙案件669起。
利用疫情博關注 大量傳播木馬程序
疫情防控期間,淮北公安機關發(fā)現網上有人傳播涉疫情的程序文件。經查,系木馬程序。犯罪嫌疑人通過將其偽裝成“最新疫情信息”“新型冠狀病毒”等涉疫情敏感名稱,用以吸引好奇群眾點擊,導致木馬程序大量傳播。
截至3月20日,木馬程序制作者紀某某及2名傳播者被淮北公安機關分別在安徽、四川、河北省抓獲。警方提醒,不明鏈接、程序、文件千萬不要輕易亂點。
“熊孩子”掉“返利”陷阱被套近6萬
近日,合肥某女士在網上購物時,收到銀行“余額不足”的提示短信,猛然發(fā)現賬戶里近6萬元存款不翼而飛,經詢問得知被其15歲的兒子小程用于參加“返利活動”了。
原來,小程玩手機過程中收到陌生人的好友申請,邀約其參加5倍返利活動,小程信以為真,掃描二維碼支付133元本金后逐漸調入陷阱,先后8次轉出近6萬元。意識到被騙后,遂向警方報案。目前,警方正在對案件進行偵查。
警方提醒,不隨意添加陌生人,不被“充值返利”“紅包返利”等吸引,不盲目掃描二維碼,手機支付密碼、銀行支付密碼務必要保護好。
發(fā)虛假信息有償刪帖 “網絡水軍”被判刑
安慶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fā)現,網上有大量門戶網站發(fā)布和轉載企事業(yè)單位的負面貼文,造成惡劣影響。經查,該行為系一有組織、專業(yè)化犯罪團伙策劃實施,他們利用微博等自媒體平臺及架設“黑網站”等方式編造散布虛假新聞,待負面消息造成現實影響后,實施有償發(fā)帖、刪帖、公關、控制輿情等網絡行為。
安慶公安機關經縝密偵查,先后抓獲互聯(lián)網有償刪帖中介及黑網站運營者28名,搗毀窩點5處,取締非法網站122個,處置負面不實帖文20萬余篇,凍結涉案資金58萬余元。犯罪嫌疑人龐某某、高某某等分別以敲詐勒索罪、非法經營等罪名被判處8個月到6年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警方提醒,互聯(lián)網不是法外之地,網上嚴禁從事造謠、誹謗、傳播違法有害信息等行為,單位、個人都要對網上發(fā)布的信息負責,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皖公宣 記者 徐越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