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xomn.cn)訊 今年上半年,中煤新集劉莊煤礦堅持黨建引領,以“穩(wěn)中求進”為基調,眾志成城,采取強有力措施,克服疫情和過斷層影響,統(tǒng)籌推進安全、生產、技術、經濟一體化各項工作,共計生產原煤523.2萬噸、商品煤456.6萬噸、總進尺11608米。其中,掘進總進尺超計劃1108米,同比增加3536米;開拓進尺超1021米,同比增加1493米,上半年生產經營目標實現“雙過半”,產量、進尺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
疫情防控“守初心、擔使命”。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該礦制定下發(fā)了《關于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等文件,全力落實“3211”疫情防控工作法;廣大黨員、團員發(fā)揮先鋒模范和“生力軍”作用,24小時不斷線輪流駐守疫情防控“關口”,加強“兩堂一舍”、井口、車間等重點區(qū)域消毒、環(huán)境衛(wèi)生等防疫日常管理,逐一對職工進行體溫檢測及信息排查;開通物質保障“綠色通道”,實行分餐制,成立志愿者代購服務隊,運用“五六七”思想政治工作法……礦黨政一系列舉措的落實,彰顯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政治擔當,大力確保礦區(qū)安全形勢穩(wěn)定,讓職工生活更安心、工作更順心,礦井更安全。
復工復產“更科學、更有力”。疫情防控是前提,復工復產是保證,安全生產是保障。該礦堅持以加快復工、安全生產為己任,制定了《劉莊煤礦復工復產工作方案》等文件,提前摸排居家隔離職工信息,按照生產、輔助、機關不同崗位,采取專車接送方式,有序安排返崗。在復工復產期間,該礦優(yōu)化工作程序和勞動組織,合理調整人員配置,加強現場管理,實行雙跟班制度,強化現場管理和動態(tài)隱患排查,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組織生產。
安全生產“重規(guī)范、嚴執(zhí)行”。與防疫相比,穩(wěn)妥的安全生產同樣重要。該礦深入貫徹落實安全生產工作九字方針,構建“大安全”格局,按照“穩(wěn)一、保三、抓六”工作思路,以“建體系、夯基礎、升實力、求長效”總體要求,以創(chuàng)建安全文化示范礦井為抓手,固化“六確認一管理”安全管理模式,推進“管理、裝備、素質、系統(tǒng)”工程建設,圍繞“抓大系統(tǒng)、治大災害、防大風險、除大隱患”,強化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做到“橫到邊、縱到底”,突出抓好安全警示教育和重大災害安全風險管控,系統(tǒng)分析研判,確保自查自糾貫穿始終、重大災害治理貫穿始終、問題整改貫穿始終,真正做到防患未然。同時,借助自動化工作面的優(yōu)勢,發(fā)揮生產運行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在線監(jiān)測等技術的作用,優(yōu)化工作程序,加強現場管理,保障礦井安全生產。今年3月31日,礦順利實現安全生產五周年佳績。
攻堅克難“敢擔當、勇作為”。上半年,受171306、151104、131302三個工作面同時遇斷層影響,全礦上下一條心,群策群力、順勢而為,以“新”引領,以“集”聚力,以“和”凝心,破解發(fā)展難題,精準施策,靶向發(fā)力,變“過斷層”為“治斷層”,攻堅克難,科學、精準、安全、穩(wěn)步通過斷層“大考”。同時在151104工作面安裝工程上,實現了圓班安裝液壓支架9架,平均安裝6架的好成績。此外,礦井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方案優(yōu)化、技術保障等措施,不斷優(yōu)化勞動組織,合理調整人員配備,積極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攻堅克難,確保了131102軌道順槽外段(東)順利與131102軌道順槽外段(西)貫通、東一8(5)煤膠帶石門與東一8(5)煤軌道、膠帶、回風石門一聯巷順利貫通、171307瓦斯抽排巷等重點工程順利竣工,在保證安全的同時提高產能效率,為保證礦井實現年度各項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提質增效“有亮點、上臺階”。該礦結合安全生產工作實際,制定下發(fā)《劉莊煤礦2020年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文件,成立領導小組,堅持“穩(wěn)中提質、改革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著力提高礦井運營質量,統(tǒng)籌推進保安全、穩(wěn)增長、調結構、抓改革、促創(chuàng)新、提效益、防風險各項工作。通過大力實施“科技興安”戰(zhàn)略,踐行“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少人”理念,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模式,全面升級智能調度控制平臺,開發(fā)了智慧化礦山綜合集成平臺,形成“點、線、面結合,多層次覆蓋,人、物、環(huán)、管齊抓”安全網格監(jiān)管機制。
今年以來,在131102、150802、131102工作面高抽巷上段采用定向長距離大直徑鉆孔替代高抽巷,減少巷道約2960米,減少成本2200余萬元。
經營管控“降成本、提效能”。該礦深推“1+3”成本管控模式,以自主管理為平臺,健全、完善定額價格體系、計量體系、考核體系,建立動態(tài)工資分配機制,挖掘內部潛力、激活內生動力,對基層生產隊的工資實行差異化考核,“零、散、雜”的工作量就“一筆頭”考核,重要工程“一工程一考核”,突出物資供應、材料費考核、修舊利廢、精益管理等關鍵環(huán)節(jié),推動班組獨立核算和自主管理能力,努力實現銷售收入最大化,成本費用最小化。上半年,發(fā)生總成本12.04億元,比預算減少1.03億元,同比減少0.57億元。
此外,該礦按照“總量控制、優(yōu)化結構、提升素質”的總體要求,推進人力資源改革,實行崗位承包和“瘦身”提效,推行一專多能、以人多崗的使用原則,運用差異化考核,極大限度的調動生產一線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達到“企業(yè)降本、區(qū)隊創(chuàng)收、職工增收”的效果。
李占輝 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 吳傳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