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安徽 > 正文

1056秒!中國人造太陽運行時間突破千秒

2021-12-31 14:50:04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劉珍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xomn.cn)、掌中安徽訊(記者 于彩麗)12月30日晚,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EAST控制大廳里,正在運行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EAST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東方超環(huán))再次創(chuàng)造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1056秒的長脈沖高參數等離子體運行,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馬克裝置實現的最長時間高溫等離子體運行。

EAST裝置運行15年來,先后實現了1兆安、1.6億度、1056秒的等離子體運行,通過開放共享的建制化管理模式,全面實現了EAST設計參數指標,在穩(wěn)態(tài)等離子體運行的工程和物理上繼續(xù)保持國際引領。EAST裝置取得的系列創(chuàng)新成果,為自主建造聚變工程實驗堆提供了重要的實驗基礎。近年來,在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部門支持下,EAST裝置進行了系列性能升級,本輪實驗于2021年12月初開始,將持續(xù)至2022年6月。EAST大科學團隊將在未來聚變堆類似條件下向高參數穩(wěn)態(tài)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等科學目標發(fā)起沖擊。

核聚變能源具有資源豐富、無碳排放和清潔安全等突出優(yōu)點,是人類未來最主要的清潔能源之一,可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出重大貢獻。近年來,核聚變研究事業(yè)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關注,國家發(fā)改委、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安徽省、合肥市、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給予核聚變研究大力支持下,合肥科學島上的磁約束核聚變研究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物理實驗成果和工程技術能力引領國際前沿。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