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亦稱“定期存單”,是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在當今社會,投資理財?shù)挠^念越來越受到民眾的認可,在很多人看來,銀行存款已經(jīng)不適合當今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投資一些短期的銀行理財產(chǎn)品,或者其他高收益的理財產(chǎn)品獲利會更多一些。而且存銀行定期,不僅利息不高,如果提前支取,就要都算作活期存款,利息很少,對于儲戶來說損失是很大的。所以,一般投資者們普遍認為定期存款只適合于中老年群體。
那么定期存款是否早已“過時”呢?銀行相關工作人員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首先,對于普通人把錢存入銀行是最為安全的渠道,根據(jù)《存款保險條例》,即使銀行倒閉了,儲戶還能獲得最多50萬元的賠付,因此在安全性方面,銀行定存是絕對可靠的。只要你存款的銀行有存款保險標識,就可以放心地把資金存入。而如果選擇投資高收益的理財產(chǎn)品,所對應的是高風險,國內(nèi)老百姓普遍缺乏投資理財方面的基礎知識和經(jīng)驗,很容易造成投資失敗。尤其是在經(jīng)濟形勢不明朗,投資風險較大的情況下,把錢存入銀行,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資產(chǎn)縮水的風險。
其次,一般把錢存入銀行的利息并不總是很低。由于受到央行貨幣寬松,降準降息的影響,國有銀行的利息有時候會低一些,不過,如果你找商業(yè)銀行存定期,少數(shù)銀行的三年期利率也能達到3%以上。所以,找準存款的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并不是很低。
最后,定期存款可以使人養(yǎng)成儲蓄存款的好習慣。如果把錢存在銀行里面,就可以控制消費的欲望,積少成多后還可以把錢存定期存款,有益于培養(yǎng)年輕人正確的消費觀。
任何理財方式都有自身的優(yōu)點或缺點,即使是現(xiàn)在,銀行定期存款并不算是“過時”的理財方式,因為相對于高收益理財產(chǎn)品往往也伴隨著高風險,銀行存款雖然相對利息低一些,但是存款的安全性有保障。把錢存銀行對于廣大年輕人來說,還可以培養(yǎng)自己儲蓄以及合理消費的習慣。
潘翔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