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隨著可轉債新規(guī)正式實施,讓此前熱度高漲的市場情緒逐漸平復。2020年12月22日,海波轉債成為2020年首只上市首日破發(fā)可轉債,緊接著,永安轉債、祥鑫轉債……仿佛打開了“上市即破發(fā)”的神秘按鈕。2020年12月至今,僅三個月的時間,已有14只可轉債上市首日破發(fā)。其中,2月8日,海蘭轉債上市首日跌幅最大,超過10%。近期新上市可轉債破發(fā)頻現,而跌破面值的既往可轉債更是超百只,一改2020年可轉債市場的強勢。另外,還有一大波“強贖潮”來襲,在這波“強贖潮”中,部分轉債具有高價格、高轉股溢價率等特點。在剛剛過去的一周,便有6只可轉債實施可轉債贖回。
光大證券認為,轉債市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超跌。投資者可考慮以下配置方向:公司業(yè)績良好,但市場“錯殺”導致前期跌幅較大的轉債后續(xù)有上漲空間;當前轉債估值處于歷史分位數42.76%的水平,配置性價比逐漸凸顯,可關注公司資質好的中低平價券。
在可轉債新規(guī)正式實施的背景下,渤海證券認為,隨著新規(guī)實施,一方面對于贖回條款的空間縮小,導致高溢價個券面臨壓縮壓力,另一方面,跨品種監(jiān)測體系導致前期高價券的炒作空間縮小,預計未來價值型轉債的空間更大。
華泰證券固收團隊則認為,在可轉債新規(guī)下,贖回條款執(zhí)行靈活度明顯降低;久娌粡、對自身股價并不算自信的發(fā)行人放棄贖回的成本提升,更傾向于選擇贖回,導致高溢價率面臨快速壓縮壓力。
海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