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xomn.cn)、掌中安徽訊(余婷 蘇瑞)時值初春,在淮北濉溪縣四鋪芹菜基地溫室蔬菜大棚內,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們正抓緊收獲、裝運蔬菜,忙得不亦樂乎。
“現(xiàn)在不是收芹菜的時候,我們收的是小青菜。”四鋪芹菜基地合伙人趙治良向記者介紹說,“我們現(xiàn)在不止種芹菜,還有小青菜、生菜、菠菜。”
據(jù)了解,該芹菜基地負責人張凱強是一名“90”后農村小伙,中專畢業(yè)后就去外地務工。在201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和朋友在杭州參觀了一次蔬菜博覽會,了解了一些農產品的品種和種植知識后,對蔬菜種植產生了濃厚興趣。2016年回到老家四鋪鎮(zhèn)后,他便準備開始種植芹菜和上海青,于同年10月份創(chuàng)辦了四鋪芹菜基地。從最初在自家的10畝地里試種香芹到與村干部溝通協(xié)調流轉了100多畝土地,再到目前的建有標準化塑料大棚600余棟,種植面積1000畝的規(guī)模,離不了張凱強的勤奮肯干、虛心好學和當?shù)貙Υ髮W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大力支持。目前,該基地以種植芹菜為主,并種植上海青、包菜、花菜等附帶品,能夠保證全年有菜出產,有菜銷售,保證一年四季銷售無“空窗期”。
“一花獨放不是春, 百花怒放春滿園”。為了帶動全鎮(zhèn)蔬菜產業(yè)大發(fā)展,基地在2018年成立了蔬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為成員定期組織舉辦蔬菜標準化生產和綠色防控技術培訓班,并為基地牽線搭橋,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化解農產品銷售困境,發(fā)放圖書專業(yè)資料,組織專家講課,田間地頭面對面指導。同時基地通過流轉困難群眾土地、吸納困難群眾進園務工,帶動該村及周邊群眾從事蔬菜生產,切實增加困難群眾收入。目前四鋪芹菜基地已經帶動10戶種植戶創(chuàng)業(yè)和周邊350余名群眾就業(yè),切實增加了群眾收入。
“平常閑著也是閑著,來這干活還能一天賺個五六十,也不累。”四鋪鎮(zhèn)五鋪村村民魏清俠說。
該基地負責人張凱強說,為了降低蔬菜銷售成本,提高銷售效益,基地積極申報“淮優(yōu)”公共農產品品牌,將優(yōu)質蔬菜搬到了線上銷售,提升了產品知名度。目前該芹菜基地每年生產蔬菜1360萬斤,其中包含芹菜、上海青等,日銷量最高可達5萬斤,主要銷往上海、南京、合肥、徐州等長三角地區(qū)。
“讓更多的人都吃上無公害綠色蔬菜,讓群眾一起致富。”張凱強信心滿滿地說,“我們相信芹菜基地的發(fā)展之路將會越走越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