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xomn.cn) 、掌中安徽訊(吳永生 蘇瑞 記者 禹志強 祝亮)“秸稈利用好,增收又環(huán)保。”“焚燒秸稈可恥,利用秸稈光榮。”6 月 1日,記者剛走進淮北濉溪縣四鋪鎮(zhèn)周陳村,就看到一臺臺秸稈禁燒宣傳車在田間道路來回穿梭,大喇叭里不停地播放著通俗易懂的禁燒宣傳語。
眼下,正值小麥收獲季,同時也進入秸稈禁燒期。為防止農作物秸稈露天燃燒造成環(huán)境污染,四鋪鎮(zhèn)以綠色發(fā)展理念為引領,堅持源頭防控、標本兼治,屬地管理、綜合治理的工作思路,扎實推進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著力構建“天藍、地凈、水清”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當天上午 9 時許,在四鋪鎮(zhèn)周陳村張莊值守點,65歲的陳欽明和63歲的張允龍作為值守人員,正一絲不茍地參與到盯守機械作業(yè)中“。留茬高度不能高于10厘米,收獲后秸稈及時打捆清運離田。”陳欽明一邊叮囑收割機手,一邊向種糧戶說道。
記者了解到,周陳村張莊共種植899畝小麥,當天開始收獲,預計三至五天時間可完成收獲。而整個周陳村小麥種植面積8186畝,設置13個值守點,同步開展禁燒工作,所產生的秸稈全部采取機械打捆、清運離田的處置方式。
(四鋪鎮(zhèn)周陳村應急隊開展秸稈禁燒應急演練。)
在周陳村秸稈收儲點,這個占地35.6畝的草場將容納全村所有耕地產生的秸稈,不時有車輛把打捆好的秸稈清運至此。為強化應急準備,當天上午10時整,在周陳村黨總支副書記陳利芳指揮下,該村按時開展常態(tài)化應急演練,模擬草場出現“火情”,通過對講機通知各值守點應急分隊隊員和車輛3分鐘內馳援草場。收到指令后,只過了1分13秒,周陳村應急分隊隊員張超駕駛的旋耕拖拉機率先趕到草場,隨后11名隊員駕乘灑水車、皮卡車等應急車輛陸續(xù)趕來支援,不到3分鐘時間集結完畢,并迅速投入草場“施救”。水泡槍噴射、旋耕機刨地“滅火”,不一會兒“險情”就得到消除。
“整個演練反應迅速、行動敏捷,達到預期效果。”在現場觀摩的四鋪鎮(zhèn)黨委副書記趙東林說,目前,全鎮(zhèn) 20個村都成立了秸稈禁燒應急分隊,240名成員中的大部分為退伍軍人,做到了常備不懈、有備無患。
上午11時,記者又來到四鋪鎮(zhèn)大曹村一處麥田,看到農機手張浩正駕駛聯合收割機收割小麥,收獲后的地塊里幾臺打捆機正在對秸稈進行打捆,一捆捆秸稈隨之被車輛運輸到大曹村秸稈收儲點。大曹村黨總支書記馮賓告訴記者,大曹村有1.4萬余畝小麥,秸稈全部打捆離田,位于村內的收儲點占地150余畝,可容納大曹村和湖涯村近3萬畝小麥產生的秸稈量。
四鋪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站站長趙震告訴記者,四鋪鎮(zhèn)今年小麥種植面積達 20.8 萬畝,夏糧生產呈現良好態(tài)勢。目前,全鎮(zhèn)建成啟用18個大型秸稈收儲點,通過積極聯合當地農機合作社,籌備小麥聯合收割機700余臺,大型拖拉機360余臺,能夠高效率保障收、種、管、秸稈離田全程化機械作業(yè)。同時,全鎮(zhèn)20個行政村與收割機手簽訂了限茬作業(yè)協議,收割留茬控制在10厘米以下,作業(yè)機械進地一律加裝防火罩,配備滅火器、桶裝水、濕棉被等,并收取禁燒保證金,確保農機作業(yè)安全,持續(xù)促進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
“四鋪鎮(zhèn)黨委、政府超前謀劃,制定相關工作方案預案,嚴格實行鎮(zhèn)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包片、鎮(zhèn)干部包村、鎮(zhèn)村干部包組、包地塊、包機械的網格化管理模式,落實‘低茬收割、打捆離田’總體方案,實行‘限茬、值守、應急’措施,充分發(fā)揮秸稈標準化收儲點作用,大力推進秸稈能源化、飼料化、基料化利用。”四鋪鎮(zhèn)黨委書記孫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四鋪鎮(zhèn)將嚴格按照上級相關工作要求,緊盯“三夏”目標任務,把各項工作落細落實,完善應急處置機制,高質高效完成鎮(zhèn)域內秸稈離田和全域禁燒工作任務,保障轄區(qū)夏收安全有序順利進行,確保顆粒歸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