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農(nóng)歷六月底,就是農(nóng)村最繁忙的“雙搶”時節(jié)。所謂“雙搶”,就是搶割早稻和搶插晚稻。四五十年前的農(nóng)村,種田都是依靠人工早晚連作,早稻收割后接著插晚稻。所有的男女勞力都在生產(chǎn)隊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沒日沒夜拼了命掙工分。那時工分就是命根子,一個農(nóng)村家庭,如果沒有勞力,缺了工分,那過日子的艱難程度是無法想象的。一般孩子多的家庭,勞動力少而吃口很多,不但年底要超支,平時也會飽受白眼。由于沒有工分,只好忍氣吞聲。
到了后來,每逢到了“雙搶”的時候,生產(chǎn)隊怕早稻搶收慢了耽誤晚稻搶插,就采取割谷插田承包的方式。這樣每家每戶都可以發(fā)揮在家里度暑假的中小學(xué)生的作用,讓他們幫助大人插田或者割谷,最大程度地為家里多掙工分。這樣既讓學(xué)生們得到了鍛煉,逐步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xí)慣,也能為家里增加一些收入。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我家有八口人。我是家里的長子,手下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家里還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屬于家大口闊的家庭,也是大超支戶。每年年底,總是要求爺爺告奶奶地找那些進錢戶說好話,讓他們給家里抵一部分欠賬,到第二年再慢慢還錢。不然,就不能將過年時的口糧分回家。那時我們村里有個金爺,由于人口少勞力多,每年都進錢,他總是很愿意幫忙,到現(xiàn)在我還很感激他。
“雙搶”最難的是搶割,也是農(nóng)民最勞累的時候。早晨四點鐘天還沒亮就起床,一丘田(兩畝到三畝)的稻谷割完后,一般要到下午三四點鐘才開始捆谷,中午由于天太熱溫度太高都在家里休息。但那時正是經(jīng)常“走暴”的季節(jié),本來明明是大太陽天氣,一會兒就烏云突變下起暴雨來,讓人防不勝防。每逢這個時候,父親一聲令下,我們就全家出動。我和兩個弟弟光著上身往外沖,父母拿起沖擔(dān)和草要就往田里跑。有時正在吃飯的人看到天氣變了,也要立馬丟掉飯碗。我們?nèi)值芘艿教锢锞烷_始合谷,等父母來了就可以捆谷了,要爭取在大雨來臨之前將割掉的稻谷捆完,捆完的稻谷放在田埂上就不要緊了。不然,稻谷被大雨沖了,造成的損失是難以挽回的。
“雙搶”最辛苦的是晚稻搶插。我們一家人每天都要插兩畝多田,可以掙五六十個工分。這中間,也有我們?nèi)值艿暮艽蠊。父母每天早晨三點多鐘就起床,悄悄搬起秧馬就去田里扯秧了。等到早晨七八點時,兩畝多田的秧頭就差不多準(zhǔn)備好了。吃了奶奶做好的早飯后,我們?nèi)值芫透改敢黄饛募依锍霭l(fā),來到了早就整理好的那個三斗丘里,不問青紅皂白,下田就拼命插起田來。我們?nèi)值芏际遣逄锔呤郑逄锼俣群芸。特別是二弟最厲害,一會兒就到我們后面去了(插田是向后移動,越在后面的人越厲害),我們怎么也趕不上他。有一次,公社團委組織插田比賽,十二歲的二弟作為選手參加了,居然在四十多個選手中得了第一名,這讓二弟名聲大振。一時間,好多人都知道我們?yōu)秤幸粋很會插田的小男孩。
插晚稻也是很辛苦的,一般來說,晚稻都要趕在“八·一”前插完,當(dāng)時叫做不插“八·一”秧,只有少數(shù)是在立秋才插完的。因為這時正是一年四季中最熱的時候,田里的溫度高達(dá)四五十度,雙腳泡在水里,滾燙滾燙的,讓人十分難受。特別是我們這些小孩肉嫩,熱水能將我們的小腿泡得通紅通紅的呢!
“雙搶”是農(nóng)民一年中最最辛苦的時候,也是每個家庭掙工分最多的時候,同時也是我們這些放暑假的孩子最開心的時候。我想,我們跟著父母一起,就是再苦再累,只要是能夠為家里掙工分,想想年終分口糧時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勞,心里也是甜滋滋的。咸寧 吳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