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星教育 > 教育資訊 > 正文

38年甘做家鄉(xiāng)教育守望者

2022-09-09 09:30:11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田雙   

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xomn.cn)訊(記者 祁琳)在安徽霍邱,有這樣一位教師,站在三尺講臺38年,育人實干家、家鄉(xiāng)教育守望者……這些詞都可以作為他的標簽。曾經(jīng)也有多次走出去獲得高薪崗位的機會,但他選擇了留守家鄉(xiāng)。當問及是什么支撐著他一直如此,他說是“教育的責任”。簡單五個字,承載了一位老師38年的無怨無悔。他叫楊明生,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第一中學校長、教師。

為什么不離開 他給出了9個理由

楊明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曾有回憶,一位老友問他,你怎么還沒有離開,是留戀還是傻?對于楊明生來說,這個問題,早在十幾年前他就給出了9個理由。1992年,楊明生還不到30歲,在職考取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年工作系第二學位班,這是一次人生轉機,可以離開霍邱。但他卻放棄了機會,因為家長和學生希望他能留下來。而后,也有不少教育機構和學校向他伸出橄欖枝,同樣,他也拒絕了。

“我的教育理想就是我們能夠早日實現(xiàn)教師敬業(yè)、學生勤學、環(huán)境優(yōu)化、設施一流的教育。這個理想需要很多人真心地付出與努力,需要很多人靜下心來真抓實干。每走一個教師,特別是成熟的、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就可能會少一份力量,特別是我的出走很可能就會動搖‘軍心’,我甚至還會成為人們關注的、受人指點的教育‘逃兵’!愿我們更多的優(yōu)秀教師都能夠選擇留守,以教師特有的博大情懷,奉獻這片艱苦而貧瘠的基礎教育!”9個理由里,這一條尤為突出,也許這才是楊明生不愿意離開的最重要原因。

從教38年,楊明生一直站在三尺講臺上,疾病也在困擾著他。2002年體檢時發(fā)現(xiàn)他患有甲狀腺結節(jié),直到2020年發(fā)展為胸骨后甲狀腺濾泡狀惡性腫瘤,把氣管壓迫到直徑不到6毫米,呼吸不暢,危及生命時他才請假,在上海手術切除了近400克的腫塊。為了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現(xiàn)在的楊明生每天會堅持跑步六公里,以他的恒心來為自己的“教育的責任”注入活力。

讓家鄉(xiāng)學生享受到“家門口的優(yōu)質(zhì)教育”

當記者問及:“您的育人之路上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楊明生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是霍邱一中的發(fā)展。”是的,作為霍邱一中的校長,楊明生不僅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這里幾乎傾注了他所有的時間和愛心。

2014年,楊明生來到霍邱一中,當時的境況遠比不上現(xiàn)在,優(yōu)質(zhì)生源流失的現(xiàn)象很嚴重。“近幾年,霍邱一中的發(fā)展有目共睹,成功成為安徽知名品牌高中,跟大家的努力都是分不開的。我為霍邱一中的發(fā)展感到自豪。”

縱觀38年,楊校長的教育履歷圍繞的學校都在霍邱附近,大學畢業(yè)以后,他被分配到只有初中沒有高中的霍邱三中任教,從1988年開始, 霍邱三中作為最后一批改制的學校開始招收三年制高中生,他一帶就是兩屆,當年取得的成績也改變了霍邱三中在城區(qū)三所高中里高考升學及社會聲譽墊底的狀況。

“讓家鄉(xiāng)學生享受到家門口的優(yōu)質(zhì)教育。”這是楊明生的畢生追求。1998年8月,他出任霍邱二中校長。當年的霍邱二中社會聲譽比較差,楊明生從任職的那天起,就立下志向,一定要把霍邱二中帶出薄弱學校的行列。結果,僅用不到三年的時間,在他的努力下,這所中學一躍成為全省有一定影響力的省級示范高中。

學校里除了生命安全,沒什么比育德更重要

學生成績固然很重要,但在楊明生的教育理念中,“學校里面除了生命安全,沒有什么比育德更重要了。”一直以來,他非常重視學校的德育工作,有研究,有觀點,還有一系列的實踐。楊明生無論是在最早的工作單位霍邱三中擔任班主任工作,還是調(diào)入霍邱二中擔任副校長分管德育工作,再到后來擔任霍邱二中、霍邱一中校長,他都把學生品德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并逐漸形成了今天他在霍邱一中全面踐行的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與實踐體系。

每一屆學生畢業(yè),他都會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無論你們將來走到哪里,都要做到“三個不忘”,不忘立德、不忘感恩、不忘家鄉(xiāng)。他還提出了“以文化人、以文育德”的校園文化建設方案,校園無處不文化,校園無處不育德。

“讀書真的無用了嗎?”“教師要不要承擔教育公共服務?”“實驗班,是管理創(chuàng)新,還是被逼無奈?”“欲看未來之社會,須看今日之校園。”“藝考,還是選美?”“幼兒園,憂兒園,誰之過?”“手機將很快成為毒害青少年之禍首。”等等,日常學習生活中,楊明生常常在思考,并寫出自己對教育形勢的看法。

傳道授業(yè) 他一直沒有停下步伐

除卻對學校、學生的管理之外,楊明生對于傳道授業(yè)一直沒有停下步伐,而且筆耕不輟。1989年,他的第一篇文章《氧化還原小結》在《現(xiàn)代中學生》上發(fā)表,他興奮地在雜志的扉頁上寫道,“這是我播下的第一粒種子,一定會生根開花結果!”后來,他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發(fā)表了很多精彩的論文,可以說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教學經(jīng)驗的結晶或教學體驗的感悟。

從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出發(fā),開展教學研究,撰寫教研論文,應該說是最有價值的教研形式,也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最佳方式。同時,他用教師的視角去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既是一種研究,更是一種經(jīng)驗總結,還是一種專業(yè)提升的過程。楊明生發(fā)表了不少高含金量學術論文,就是不拘泥于課堂的結果,總是把教研視角拓展到化學學科的方方面面。

楊明生回憶,自己是拿著從班主任那里借來的鋼筆走進了考場,高考填志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師范,立志當一位受學子尊敬的好老師,在家鄉(xiāng)的基礎教育上發(fā)光發(fā)熱。“老楊樹下”是楊明生的網(wǎng)上昵稱,打開他的社交賬號,說得最多的都是教育、霍邱一中。他把自己比喻成一棵大樹,庇佑家鄉(xiāng)學子的未來。“講臺雖小需要我們堅守,黑板不大,卻能書寫人生。”也是他在教師節(jié)來臨之時最深的感悟。(本文圖片由楊明生本人提供)

新聞延伸: 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安徽1人入選

經(jīng)中央領導同志批準,今年5月,中宣部、教育部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學習宣傳活動作出部署。今年,共評選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我省霍邱縣第一中學校長、教師楊明生名列其中。

楊明生,男,漢族,1963年6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第一中學校長、教師。他從教38年來,以校為家,愛生如子,無私奉獻,雖身患多種疾病,仍堅守在教學一線,踐行著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擔當。他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先”的辦學方針和育人導向,提出“以文化人、以文育德”的校園文化建設方案,探索多種育人實踐,強化德育實踐效果。他堅持教育科研、改革興校,大力推進以備課改革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改革,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安徽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者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