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官方網站
全國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
xomn.cn
您的位置: 首頁 > 安徽 > 正文

古老藝術的當代回響

2024-01-15 10:23:35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楊蕊   

12日上午,安徽文藝出版社舉辦《昆曲口述史》新書發(fā)布會。《昆曲口述史》立足于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搶救與發(fā)掘,通過對近150位有影響的昆曲相關人士的系統、深入采訪,反映了當代昆曲發(fā)展的整體面貌和歷程,是迄今規(guī)模最大的昆曲口述作品。

著名戲曲學者,中國戲曲學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所原所長王安奎;著名戲曲學者,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梅蘭芳紀念館原館長劉禎;著名戲曲學者,中國戲曲學會顧問,中國戲曲學院原院長,教授周育德;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一級導演叢兆桓;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中國戲曲學院教授王振義等出席,并圍繞“昆曲藝術的傳承發(fā)展和口述研究”展開座談,共同暢聊昆曲背后的故事。

“口述史是一種史學研究方法,我們此次課題的整個過程也是比較艱辛的。有些昆曲大師年事已高,答應了受訪,但還沒開展,就離世了,這是非常遺憾的。”劉禎說。“我一生都在想,昆曲是什么?什么是昆曲?”93歲的叢兆桓介紹說,其從十幾歲聽到昆曲,然后唱昆曲、演昆曲,研究昆曲,“一生只做這一件事”。他從對昆曲的認識開始,講到昆曲的起源、歷史、發(fā)展等,道出了獨到的見解。

王安奎表示,戲曲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昆曲藝術傳承與發(fā)展角度來說,這套書將起到特別大的作用。周育德提到,安徽文藝出版社曾出版了鴻篇巨著《昆曲藝術大典》,此次又出版了《昆曲口述史》,記錄了昆曲藝術家的社會記憶和寶貴經驗,意義重大。“口述歷史有更鮮明更生動的特點,今人和后人可以據此深入挖掘、慢慢研究。”王振義說。

《昆曲口述史》是一部昆曲人物訪談錄,入選國家“十四五”重點出版規(guī)劃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全書共分十卷,三百余萬字,圍繞昆曲相關人士(包括演員、編導音、教師、學者、曲家和院團管理者等)的藝術成長、事業(yè)發(fā)展、藝術感悟、對昆曲現狀及未來的思考等方面展開,生動地展現了百年來昆曲藝術的發(fā)展歷程,凸顯了昆曲人熱愛藝術,堅守、傳承、發(fā)展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精神。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