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安徽安慶鼓琴書區(qū)縣級非遺文化傳承人74歲的曹月琴老師,即興為前來采訪的記者現(xiàn)場表演琴鼓書《江姐》紅色故事片段。
一把二胡、一只平鼓、一副云板,就是琴鼓書演出的簡單樂器。鼓聲一響,在曹月琴老師帶著濃重桐城鄉(xiāng)音的唱腔中,一段段歷史人物、經典紅色故事或現(xiàn)代自編的唱詞,便如高山泉音緩緩流出、清脆悅耳。
上世紀50年代以前曾流行于安慶一帶的鼓琴書與“淮北琴書”一脈相承。據(jù)曹月琴介紹, 鼓琴書由盲人演繹,稱之為盲藝,亦即盲人說書。所謂鼓琴書,顧名思義,就是說唱時要有鼓(平鼓、架子鼓)琴(二胡)這兩種樂器相輔。古琴書以“說”為主,輔之以獨特的拖音唱腔。主說人或拉琴或敲云板并擊鼓。一般開場時為吸引聽眾便要不停地擊鼓,段子進入高潮即轉承起合處擊鼓以構成懸念、形成氛圍。
說書的取材涵蓋了愛情、公案、講史、神怪、才子佳人、忠臣良將等內容。大都以《三國演文》、《水滸傳》、《楊家將》、《花木蘭》、《孟姜女哭長城》、《薛仁貴鎮(zhèn)東鎮(zhèn)西》等歷史類演義武俠類題材為主,并按時間場地和對象不同而分為白天說書和晚上說書等。正式開場之前,說書人往往要說些非常搞笑的小段子,這在說書界稱之為“書帽子”。“書帽子”俏皮逗人。平鼓落聲、云板敲響、胡琴撥弦,當說書人放大聲音說“閑言少敘,言歸正傳”時意味著“說書”正式開始。
“五一”假期來臨,安徽文旅推出的“春游江淮”系列活動“百場黃梅唱響百家景區(qū)”即將啟幕,曹月琴老師精心準備了自編自創(chuàng)的古琴書節(jié)目《說唱家鄉(xiāng)山和水》,將在安慶烏龍溪景區(qū)“五一”專場演出中精彩呈現(xiàn)。(項順平)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