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新春的腳步近了,年味愈來愈濃了。道路上滾滾的車流,是急切的歸鄉(xiāng)之情;街巷里熙熙的人流,那是久違的重逢之喜;城鄉(xiāng)間滿滿的物流,那是富足的殷實之盼。
40年前,生活雖艱苦樸素,但心向陽光其樂融融。孩子們盼著過年,能添置一身漂亮的衣裳,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無憂無慮,走門串戶,好不熱鬧。大人們忙著過年,一邊盤算著過去一年的收成,一邊期盼新的一年能夠風(fēng)調(diào)雨順,從年頭干到年尾,打拼的日子即便辛苦,卻也有滋有味。
那時候,爆竹聲聲,此起彼伏。孩子們?nèi)宄扇,拎著摔炮、鞭炮、花炮、筒子炮等各種爆竹,玩上一整天,總有新花樣。有的把爆竹埋在土堆里,炸得泥土四散開來,跑不及的灰頭土臉;有的點上一支爆竹,迅速扔進水溝,只聽“咕咕”兩聲,接著轟的一響,炸起水花四濺;有的玩過了頭,新衣服弄得臟兮兮的,甚至破了好幾個洞,回家后少不了挨一頓訓(xùn)斥。
那時候,鉚足一股勁,推磨做豆腐。一個屋場上的幾戶人家,年年都要邀約在一起,分工明確,相互協(xié)作。打豆腐有著嚴謹?shù)闹谱鞒绦颍瑥慕蔹S豆開始,接著推磨磨豆,這是個體力活,需要青壯年輪著上陣,豆子磨好后,經(jīng)過加水過濾,放到鍋里燒大火煮開,加入石膏水點漿,最后用紗布進行包壓定型。豆腐做得好不好,關(guān)鍵在于點漿,經(jīng)驗豐富的老人心里有一本賬,什么時候加石膏水,加多少量,總是把握得恰到好處,豆腐軟嫩香甜可口。
現(xiàn)如今,社會大踏步前進,物資豐富,品類繁多,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生活過得多姿多彩。孩子們吃穿不愁,新衣和美食常常有,他們難以體會到上一輩的年味;大人們口袋鼓了,不用為精打細算而發(fā)愁,夢想有盼頭,日子有掙頭,追求有奔頭。
春節(jié)申遺成功,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年味在“變”與“不變”中延續(xù)升華,變的是爆竹“冷”了,文旅“熱”了;不變的是傳承千年的民俗文化,就像是一個結(jié)實的紐帶,把人間真情和家國情懷牢牢綁在一起。
過了元宵,年就要畫上句號了,但是,人們的日子,卻似乎在天天“過年”呢!
孫凱華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