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7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6日,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發(fā)推特稱,中國在破壞環(huán)境方面“獨占鰲頭”,各個國家、企業(yè)和公民必須要求中國停止其破壞性行為。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表示,美國一些政客不斷重復著早已被事實打臉的謊言,真實目的就是否認中國在環(huán)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成就,企圖抹黑中國的國際形象,掩蓋其自身破壞環(huán)境、阻礙國際環(huán)境治理進程的面目。
華春瑩指出,事實是什么呢?中國提前和超額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中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已經上升到15.3%,可再生能源裝機已占全球的30%,在全球增量中占比44%,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占全球一半以上。2000年以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舉措,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本身就進一步體現了中國愿與各國攜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的美好愿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華春瑩說,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首批締約國,并為達成《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及其實施細則作出重要貢獻。日前,法國憲法委員會主席、前外長、時任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主席法比尤斯撰文稱,“中國在必不可少的與氣候變化的斗爭中曾經、正在并繼續(xù)發(fā)揮作用”,“如果沒有中國的積極支持,《巴黎協定》就不可能達成”。
華春瑩指出,在破壞環(huán)境方面真正“獨占鰲頭”的是美國。作為全球累計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美國既不批準《京都議定書》,又退出《巴黎協定》,否認自身約束性量化減排任務,拒絕為保護地球家園采取行動,徹底游離于全球減排體系和安排之外,嚴重阻礙了全球減排、促進綠色低碳發(fā)展等相關進程。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固體廢棄物出口國和人均塑料消費大國,但拒絕批準《巴塞爾公約》,為全球塑料垃圾等治理進程設置障礙,將大量廢棄垃圾轉移至發(fā)展中國家,給當地和全球環(huán)境帶來了極大危害。美方應該自己先照照鏡子、正正衣冠、反躬自省,不要“惡人先告狀”。
(記者 趙晶 孔祿淵)
視頻請點擊
http://m.news.cctv.com/2020/12/07/ARTIudvp5EQcFLcv6WMXyQ6i2012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