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4月20日電 當早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向康復中心的兒童房間時,吳春玲已經(jīng)穿上白大褂開始了每日的查房工作:查看腦癱患兒體征狀況、詢問護理員重度營養(yǎng)不良患兒進食情況、患兒術后恢復情況……
每當這個時候,不滿2歲的晨晨都會哭鬧求關注,吳春玲走過去拍拍他的小肩膀,摸摸小臉,小家伙的臉色立刻由陰轉晴。“最近表現(xiàn)不錯,腿不那么硬了,舒服多了吧!”吳春玲一邊逗著晨晨,一邊給護理員交代,“晨晨的腦癱造成雙腿僵直而又交叉,像小棍子一樣硬,日常翻身對他來說還比較難,要定時幫他翻身,不然會長褥瘡!
65歲的吳春玲原是開封市中心醫(yī)院的兒科大夫,退休后來到開封市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擔任醫(yī)生,至今已經(jīng)8年。作為康復中心唯一的醫(yī)生,吳春玲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為享受“孤兒醫(yī)療康復明天計劃”的孩子提供醫(yī)療救治服務。
中國兒童數(shù)量龐大,其中孤殘兒童是最脆弱的群體。他們的健康快樂成長,是檢驗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尺。2004年,民政部推出“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為生活在福利機構中的孤殘兒童實施醫(yī)療康復。2018年,該項目正式更名為“孤兒醫(yī)療康復明天計劃”(下簡稱“明天計劃”),將救治對象從福利機構內(nèi)延伸至社會散居孤兒,救治病種從?剖中g矯治拓展到全科醫(yī)療康復。截至目前,民政部累計投入17億元,使近22.3萬名孤兒得到手術治療和康復訓練。
作為民政部腦癱康復訓練示范基地,開封市殘疾兒童康復中心為接受“明天計劃”項目資助的孤棄兒童開展醫(yī)療康復訓練工作?祻椭行默F(xiàn)有103名來自河南各市縣福利院的兒童,他們大多患有不同類型的疾病,甚至是多重復合型重癥,治療康復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吳春玲每天的治療工作排得滿滿當當,可稍微得了空,她就會立即來到孩子們的房間,手把手教護理員如何喂養(yǎng)吞咽功能障礙的孩子,和她們分享唇腭裂術后孩子的護理竅門!耙恍┖⒆記]有吞咽功能,一個簡單的喂水動作,稍有差池就可能引發(fā)肺炎導致病危!眳谴毫嵴f。
“‘明天計劃’為孤殘兒童點亮希望的光。在這里,孩子們不僅可以接受專業(yè)的醫(yī)療服務,還有養(yǎng)護和康復、特教服務。”開封市殘疾兒童康復中心主任孫珂珂說,截至目前,康復中心通過“明天計劃”項目共救治了724名孤殘兒童。除了機構內(nèi)孤殘兒童,康復中心還為開封市社區(qū)貧困家庭殘疾兒童提供免費的康復和特教服務。
得益于“明天計劃”項目的實施,一個個心臟病患兒獲得了新生的喜悅、唇腭裂兒童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馬蹄內(nèi)翻足的孩子邁出希望的步伐,脊柱側彎患兒擁有了挺直的身軀……
“孩子是希望,是明天,我們不過是為了明天而戰(zhàn)!眳谴毫嵴f。
(記者史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