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代理維權"四大風險
不當維權可能面臨糾紛解決遭阻礙、信息泄露隱患多、經濟負擔更沉重、征信污點影響大四大風險。
風險一:糾紛解決遭阻礙
"代理維權"的組織和個人一般不具備法律執(zhí)業(yè)資格,對法律條文引用經常有明顯錯誤;其通過編造或歪曲事實進行惡意投訴,違背誠信甚至突破法律底線,不僅侵占消費者正當的維權渠道和資源,阻礙消費糾紛正常解決,還擾亂了金融市楊正常秩序,甚至涉嫌違法犯罪。
風險二:信息泄露隱患多
"代理維權"的組織和個人一般會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通信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賬戶等敏感信息,給消費者造成個人信息泄露及被非法利用的風險;有些團伙甚至擅自、惡意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辦理小額貸款、申請信用卡等;如果消費者想終止代理協議,還可能遭到騷擾、恐嚇。
風險三:經濟負擔更沉重
"代理維權"的組織和個人除收取高額的咨詢費、手續(xù)費外,還可能通過掌握消費者的銀行卡賬戶,截留侵占資金;同時,非法代理退保會使消費者處于退保后無保險保障的狀況,非法代理信用卡維權則一般采取拖延償還信用卡欠款的方式進行,導致消費者承擔逾期滯納金及罰息等。
風險四:征信污點影響大
貸款、信用卡使用記錄等均已納入征信范圍,如果消費者輕信"代理維權"組織和個人的教唆,采取暫停或拒絕還款等行為,很可能因逾期產生不良信用記錄,導致個人信用受損,對后續(xù)申請銀行貸款、買房、買車甚至就業(yè)等產生不利影響。
二、理性維權途徑有哪些
如果消費者與金融機構發(fā)生糾紛,可通過理性維權三步走,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第一步,投訴。消費者在購買金融機構產品或享受服務過程中發(fā)生糾紛的,可以直接向金融機構進行投訴,主張民事權益。
第二步,調解。如果消費者未能與金融機構通過協商解決糾結,可以向行業(yè)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第三步,仲裁或訴訟。消費者如通過投訴、調解仍不能解決民事糾紛的,如果合同約定了相關仲裁條款,可以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或直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同時,消費者在平時也應養(yǎng)成保留金錢往來憑證的好習慣,保留辦理業(yè)務中形成的相關資料,如合同、發(fā)票等;保留雙方信息、轉賬記錄、銀行流水及其他憑證等,在維權時提供有力證據,提高維權效率。
泰康人壽安徽分公司提醒您,請警惕非法"代理維權"。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