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六盤山連片特困地區(qū)的西吉縣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最后一個未摘帽貧困縣。這個曾經以“苦瘠甲天下”聞名全國的地方,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翻越脫貧路上的六盤山?
在西吉縣興隆鎮(zhèn)下堡子村,村民代表大會正在對貧困戶提出的脫貧申請進行表決。
老古今年六十多歲了,家里六口人,兒子殘疾,孫子孫女都在上小學,家里老幼病殘指著幾畝地靠天吃飯,是村里脫貧的硬骨頭,也是村里重點的幫扶對象。去年,村里搞農業(yè)合作社種植冷涼蔬菜,老古家的幾畝地也加入了進去,年年有分紅。
兒子拿了低保,村里還給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前兩年,政府補貼給老古翻蓋了房子,還建了牛棚,貼息貸款養(yǎng)了牛,一連串的幫扶政策再加上老古自己努力,全家的生活大變樣。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吉縣興隆鎮(zhèn)下堡子村村民 古目薩:
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就想著脫貧。
和老古情況差不多,白雪琴家也上有老下有小,自家的地都是山地,全家只能靠老公在外打工掙錢。去年,西吉縣引入適宜山地的艾草種植,辦了艾草加工的扶貧車間,成立了合作社,想拉著白雪琴家一起種植,可她卻有些顧慮。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吉縣西坪村村民 白雪琴:
第一次種,也不知道能不能賣上錢,有點擔心。
為了打消白雪琴的顧慮,對口幫扶單位中國商飛用幫扶資金給群眾作為啟動資金,同時為了解決銷路問題,艾草企業(yè)和種植戶簽訂了旱澇保收的訂單,幫扶干部又一遍遍的給她算賬。
中國商飛對口幫扶干部 張哲:
按照企業(yè)定點回收價格,每畝的收益是1200(元)~1500(元),然后再加上車間務工每個月有1800元的收入。
賬算明白了,白雪琴自然也就踏實了,家里的山地入了股,還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如今,西吉縣的艾草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一萬畝,建成了圍繞艾草的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yè)鏈,成了帶動脫貧的特色產業(yè)。
像艾草一樣,西吉的冷涼蔬菜、畜牧養(yǎng)殖、馬鈴薯都已經初具規(guī)模,然而,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之后如何致富,這方面西吉縣卻有著非常明顯的短板。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吉縣副縣長 張永強:
出售的都是咱們的初級產品,初級產品在產業(yè)發(fā)展過程中投資最大的,收益最少的,這就是我們的短板。
圍繞短板,西吉縣引入了山東農業(yè)龍頭企業(yè),在規(guī)劃論證之后,西吉縣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招商引資項目已經開始建設。
水發(fā)浩海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楊俊煒:
西吉的馬鈴薯產業(yè),包括西吉的牛羊肉產業(yè),我們都有項目,整個項目投資18個億。
項目建成后,西吉縣將具備農產品深加工能力,打破制約西吉發(fā)展的瓶頸。
如今,西吉縣自來水管網超過6200公里,安全住房、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保障率100%。建檔立卡貧困戶從15.5萬人減少到4340人,貧困發(fā)生率從34.4%下降到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