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地理標志協(xié)定3月1日正式生效,這是中歐之間首次大規(guī)模互認對方的地理標志,協(xié)定附錄納入雙方共計超過500個地理標志產品。
波爾多一直以來是法國紅酒最著名的產區(qū)。這一次,波爾多及其下屬的圣埃米利永等多個地理標志進入了《中歐地理標志協(xié)定》當中?偱_記者采訪了法國波爾多葡萄酒農喬納森,他說,這一次地理標志互認,不僅僅是對雙方原產地產品的保護,同時,這也是雙方對彼此在農產品背后文化、風土和傳統(tǒng)的認同。
葡萄酒農 喬納森·都古鱷:這意味著有很多歐洲地理標志,能夠在中國從國家層面上得到更好的保護。由此,波爾多的地理標志在中國也得到了最高級別的保護。
喬納森說,在地理標志背后,是原產地對自身產品的規(guī)定和傳承。中歐地理標志互認,不僅是對雙方的保護,更是一種對彼此農產品風土和文化的認同。
葡萄酒農 喬納森·都古鱷:波爾多的圣埃米利永和中國的普洱地區(qū)有合作。在波爾多,酒農共同制定規(guī)則進行釀酒,普洱茶農制定共同的規(guī)則制茶。在保護地理標志方面有著很大的相似性,這就是分享知識技能、創(chuàng)建生產者聯系的過程。我們的交流會幫助中國的地理標志也進入歐洲。
新聞鏈接:什么是《中歐地理標志協(xié)定》?
什么是《中歐地理標志協(xié)定》,都有哪些產品納入到該協(xié)定中?被納入該協(xié)定又意味著什么?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等定義,地理標志是指在具有特定地理來源,并因該來源而擁有某些品質或聲譽的產品而使用的一種標志。
為什么強調地理位置?
產品的質量、特性或聲譽與它的地理位置有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原汁原味,所以對地方特色產品以產地命名的方式進行保護。地理標志中的“產地”可以是一個村莊或城鎮(zhèn),也可是一個地區(qū)或國家。
有時提到地理標志就會想到法國葡萄酒,這種基于原產地命名保護最初起源于20世紀早期的葡萄酒釀造業(yè),后來逐漸成為一種與地理標志相關的產權保護制度,為世界各地所認可。這就是為什么歐洲的貨品會有幾百年的家族傳承。
“協(xié)定”中共550個地理標志 中歐各占275個
《中歐地理標志協(xié)定》談判于2011年啟動,共歷時8年,納入雙方共550個地理標志(中歐各占275個),涉及酒類、茶葉、農產品、食品等。
在我國的首批名單中,有安吉白茶、普洱茶、武夷巖茶、贛南臍橙、煙臺蘋果、庫爾勒香梨、吐魯番葡萄干、劍南春酒、茅臺酒(貴州茅臺酒)、五糧液、安丘大蔥、四川泡菜、寧夏大米、柴達木枸杞和南京鹽水鴨等。
歐洲的首批名單中有,巴伐利亞啤酒、愛爾蘭威士忌、慕尼黑黑啤酒、帕達諾干奶酪、丹麥藍乳酪、帕爾瑪火腿、摩德納香醋、卡拉瑪塔黑橄欖和西提亞橄欖油等。
除了這些食品類的產品外,中國瓷器這種具有特定制造工藝和獨特品質的產品也被納入該協(xié)定中。
這一協(xié)定生效后,中歐雙方可以在各自的司法轄區(qū)內,阻止“不符合適用標準”的第三方使用受地理標志保護的標志。比如簡單來說,“安吉白茶”地理標志在歐洲市場上受到保護后,未在安吉茶園生長,或不符合安吉白茶地理標志業(yè)務準則生產的茶,在歐洲不可使用“安吉白茶”一詞。
此次達成的《中歐地理標志協(xié)定》中的550個地理標志分為兩批開始生效。第一批:中歐雙方各100個地理標志,于2021年初生效;第二批將在第一批生效四年后,新增雙方各175個地理標志。
視頻請點擊
http://m.news.cctv.com/2021/03/02/ARTIMwGbTfULe2o6dU4LxdV6210302.s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