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中國家能否按照產能時間表“公平合理”獲得疫苗?全球抗疫,正進入一場與時間以及“公平合理分配”的賽跑中。
2月17日,在聯合國安理會舉行的新冠疫苗問題部長級公開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提出“全球疫苗接種計劃”的倡議。與此同時,“疫苗民族主義”也不斷被提及。
“發(fā)達國家已經疫苗訂購過剩了!边@是2021年2月19日,國際非營利組織ONE Campaign報告中提出的一個現象。
在英國,疫苗的訂購劑量已達到5.1億劑,約是其總人口的4倍。
在歐盟,疫苗訂購劑量達到16億劑,是其總人口的3倍。
加拿大,總訂購量高達4.1億劑,是其總人口的10倍。
但與此同時,全球仍有130多個國家完全未能獲取新冠疫苗。
南非衛(wèi)生部官員波波·馬亞表示,南非此前通過“印度血清研究所”購買的“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價格幾乎為其他富裕國家支付價格的兩倍。這使得南非這個相對富裕的非洲國家陷入了“買不起疫苗”的尷尬之中。
一方面,發(fā)達國家囤積了遠超自己所需的疫苗,另一方面,相對貧窮的國家出于各種原因無法及時獲得疫苗,使得變種病毒肆虐,又反過來使得發(fā)達國家疫情復雜化。
這種疫苗的相對過剩,不由得讓人想起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的經典論述:導致饑荒的原因并不是糧食不足,而是人們“交換權利”的急劇惡化。
1月下旬,疫苗生產商阿斯利康宣布,因歐洲工廠的產能問題,將大幅減少對歐盟第一季度的疫苗供應約60%。
△歐盟健康專員基里亞基德茲
對此,歐盟健康專員基里亞基德茲提出強烈抗議稱,歐盟和阿斯利康達成協議的時間只比英國晚兩周,而且歐盟還預付了疫苗生產的3.36億歐元訂金購買3億劑疫苗。基里亞基德茲表示,阿斯利康優(yōu)先本家英國而不顧歐盟的決定是不可接受的。
1月29日,歐盟先下手為強。歐盟宣布,根據“脫歐”協議中的相關條款,限制數百萬劑新冠疫苗從歐盟出口至北愛爾蘭。歐盟此舉瞬間激怒了英國政府。英國脫歐官員將歐盟此舉稱為“黑手黨般的行徑”;而《每日郵報》則直接將其稱為“歐盟挑起的疫苗戰(zhàn)爭”。
△英國內閣辦公室大臣戈夫
英國內閣辦公室大臣戈夫表示,歐盟此舉已完全丟掉了英國對其的信任。同時分析人士認為,歐盟“強盜般”的做法是馬克龍在對英國脫歐實施的變向制裁。
而在新冠疫苗的接種率上,目前歐盟尚不及英國的1/3。
英國《太陽報》爆料,29日晚,約翰遜與馮德萊恩進行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電話爭論”,據一名英國高級官員的話稱,約翰遜在電話中的言語“相當辛辣”。
最終,1月30日,歐盟宣布對疫苗放行。
隔岸觀火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認為,歐盟和英國爭搶疫苗面紅耳赤,風度盡失。評論稱:丑陋的“疫苗民族主義”如今在被認為是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歐洲真真切切地上演了。
“疫苗民族主義”仿佛讓全球抗疫回到了叢林法則時代。世貿組織新任總干事伊韋阿拉對此警告稱,“疫苗民族主義”將會減緩終結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進程。
俄羅斯科學院安全問題專家布洛欣指出,“疫苗民族主義”的本質就是“西方中心論”。
布洛欣表示,美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搶購關于全球研發(fā)最順利的疫苗的信息,以便隨后買下整個科研團隊。然后卻否認其他國家的貢獻,宣稱所有最好的都是美國的。
截至2月17日,中方已向53個提出要求的發(fā)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
2月7日,當100萬劑中國疫苗抵達柬埔寨時,柬埔寨首相洪森親赴機場迎接。
14日上午,由津巴布韋政府派遣的專機從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飛抵中國,前來接收中方援助津巴布韋的新冠疫苗。
巴基斯坦、智利、玻利維亞、匈牙利等多國也紛紛對中國援助新冠疫苗點贊。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言,新冠疫苗的分發(fā)帶來的應該是希望。在這個危急時刻,疫苗分配的平等是對全球良知的最大考驗。
保證全球每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們都盡早地接種上疫苗,才能真正終結新冠病毒的大流行。
視頻請點擊
http://m.news.cctv.com/2021/02/21/ARTIwtqi8CMVsTvvwl7gqvlU210221.shtml